一支藏香點燃新希望
近年來,隨著西藏拉薩市旅遊業(ye) 的蓬勃發展,有著“藏文鼻祖之鄉(xiang) ”“藏香之源”美譽的吞達村也迎來了新機遇。日前,記者走進尼木縣吞巴鎮吞達村,了解以水為(wei) 脈、以藏香為(wei) 傳(chuan) 承的傳(chuan) 統村落,如何培基固本,實現藏香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亮出最響的文化名片。
走進吞達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嶄新的藏式樓房。雪山融水形成一條條小溪匯聚到吞曲河中,日夜不停地滋養(yang) 著這個(ge) 小村莊,磨製藏香的282座水磨沿小溪自然曲線分布,以水為(wei) 天然動力磨製藏香原材料,構成了一道亮麗(li) 的景觀。
村民索朗羅布熱情地邀請記者去他家做客,索朗羅布住在寬敞的兩(liang) 層藏式樓房,一樓是製作藏香的地方,二樓是一家人居住的空間。2009年,在吞達村安居工程政策的幫扶下,索朗羅布修了這幢小樓。“以前村裏沒有像樣的路,現在村裏不僅(jin) 修了石板路,家家都有交通工具,而且還通了電,遊客也多了,我相信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我們(men) 的日子會(hui) 越過越好。”閑暇時,索朗羅布會(hui) 走出家門在村裏轉一轉,遇到遊客,他還會(hui) 主動講述這些年吞達村的喜人變化。
近年來,在對口援建的幫扶下,尼木縣將村民的破舊危房逐步改建成現代設施的住宅,將規劃和設計相結合,解決(jue) 村民住房問題,對村莊整體(ti) 建築風貌、村民住宅選型、村莊景觀進行整治,並通過發展藏香產(chan) 業(ye) 等措施,為(wei) 吞達村開辟了一條綠色發展的道路。
“這就是製作藏香的最後一個(ge) 步驟——捆藏香。”午後,遊客郝江秀走進了尼木藏香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次仁多吉家中,詳細了解藏香製作的過程,並通過直播分享給網絡另一端的朋友們(men) 。“我是從(cong) 甘肅來的,對尼木縣的藏香文化充滿好奇,所以特地來看手工製作藏香的全過程。這裏太美了,有山有水,還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郝江秀開心地說道。
在吞達村,藏香製作水磨長廊、藏文博物館、吞巴莊園、吞彌·桑布紮故居……這些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致,讓這個(ge) 傳(chuan) 統村落盡顯獨特魅力,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旅遊。
尼木縣緊扣吞彌·桑布紮為(wei) 代表的藏文與(yu) 藏文化特色,傳(chuan) 承弘揚藏香非遺產(chan) 業(ye) ,合理劃定曆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範圍與(yu) 建設控製地帶,突出文化旅遊發展,以“村景一體(ti) ”統籌村莊建設全局,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與(yu) 農(nong) 村生活、曆史保護與(yu) 旅遊開發、工藝傳(chuan) 承與(yu) 經濟發展有機融合,吞巴村的旅遊業(ye) 得到了全新的拓展和延伸。
走進吞達村,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有“藏香製作戶”的牌子。從(cong) 村子中間穿過的溪水,分布著大大小小282座用於(yu) 研磨藏香原料的水磨。
在吞達村旅遊規劃建設始初,尼木縣便立足吞達村的曆史文化特色,成立了藏香生產(chan) 合作社、吞達旅遊合作社、村民生態環境自治委員會(hui) 、藏香生產(chan) 銷售協會(hui) 等村莊合作社或自治組織,邀請吞達村民代表考察旅遊型新農(nong) 村建設,促進村民對規劃的理解與(yu) 對旅遊發展的認識,並把吞巴藏香作為(wei) 重要的旅遊產(chan) 品開發,在318國道沿線開發了藏香主題的旅遊景點和景區,以旅遊業(ye) 帶動藏香產(chan) 業(ye) 發展,讓家家參與(yu) 旅遊、戶戶分享旅遊發展成果。“我們(men) 吞達村2018年修建了200多戶村民的房屋,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村容村貌,還解決(jue) 了整個(ge) 村落的健康飲水問題,路暢燈明,整個(ge) 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有信心繼續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吞達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普布次仁說。
村裏遍布的藏香生產(chan) 磨坊,讓一捆捆藏香走出吞達村遠銷區內(nei) 外。“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等榮譽稱號,更是成為(wei) 了吞達村旅遊發展的助推器。下一步,吞達村將依托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的美譽,繼續擴大全域旅遊成果,為(wei) 尼木縣吞巴鎮旅遊發展做好代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開皮卡、跑展銷、賣藏香——農民邊旦的豐收季
西藏山南市紮囊縣紮其鄉充堆村村民邊旦一早開著皮卡,載著手工藏香,來到紮囊縣慶祝農民豐收節的商品展銷會現場。[詳細] -
拉薩尼木縣吞巴鄉吞達村:藏香產業鋪就致富路
近年來,隨著我市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有著“藏文鼻祖之鄉”“藏香之源”美譽的吞達村也迎來新機遇。[詳細] -
西藏山南市乃東區索珠鄉:發展特色產業 走向致富之路
距離山南市區28公裏的乃東區索珠鄉,山環水繞,植被茂盛,是一個風景十分秀麗的鄉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