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山西五寨脫貧攻堅的“中醫力量”

發布時間: 2020-10-21 16:26:00 來源: 中新網

  對於(yu)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胡會(hui) 鄉(xiang) 東(dong) 坪村的吳萬(wan) 生而言,中醫藥不僅(jin) 治好了家人的身體(ti) 疾病,還治好了“窮”病。

  五寨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4年全縣有貧困村161個(ge)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192戶、32717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同時,五寨縣因地處高原丘陵區,中藥材種植優(you) 勢明顯,野生中藥材資源豐(feng) 富。從(cong) 1994年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yu) 其確立定點幫扶關(guan) 係。

  近日,記者赴五寨進行脫貧攻堅采訪,“中醫力量”已滲透到各個(ge) 領域。

  “組團式”幫扶留下“不走的醫療隊”

  肛腸科醫生智建文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派往五寨縣中醫院的第三批常駐醫療隊員。2018年以來,在他和前兩(liang) 任醫生的努力下,五寨縣中醫院的肛腸科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

  “以前五寨縣的醫院都沒有肛腸科,但是這種疾病又很常見。”五寨縣中醫院院長孫麗(li) 民說,肛腸科目前的門診量累計達到2000人次,開展了8個(ge) 病種的14種手術方式,累計完成手術150餘(yu) 台,“患者省下的不僅(jin) 是醫療費,還有就醫成本”。

  通過幫扶單位的門診帶教、技術培訓、手術示教、定期查房,五寨縣中醫院肛腸科的醫生已可獨立開展部分手術。

  五寨縣人民醫院的眼科也以同樣的路徑成長。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先後多次派出技術骨幹幫扶。“我們(men) 也把醫生護士送到北京進修學習(xi) 。”五寨縣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管振孝希望借助這波利好的幫扶政策,培養(yang) 自己的人才。

  抽調醫療專(zhuan) 家、管理幹部長期駐點,成立巡回醫療隊赴基層義(yi) 診,捐贈醫療設備,搭建遠程會(hui) 診平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廣安門醫院、望京醫院、眼科醫院三年來的“組團式”幫扶,極大提升了五寨縣醫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

  據統計,2020年以來,五寨縣中醫院門診量同比增長57%,各類手術量同比增長2.4倍,住院次均費用同比下降8%,開展中醫適宜技術41項;五寨縣第一人民醫院的門診量、手術量都同比增加。數據的背後,是患者對當地醫療服務質量信心的提高。

  中醫藥知識進校園留下文化的時時浸潤

  “小時候一生病,爸爸就會(hui) 抱回一大包中草藥,‘這是車前草。’爸爸邊說邊指著一些‘枯枝敗葉’,‘相傳(chuan) 有一年,霍去病帶病抗擊匈奴……’”

  五寨縣思源小學的文化牆上,學生講述著自己和中草藥的故事。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五寨縣教育部門的支持下,當地16所中小學校讓中醫藥文化“走進”課堂,旨在從(cong) 小傳(chuan) 承接地氣的中醫藥文化。

  事實上,因“簡便廉驗”的特點,中醫藥在中國民間有廣泛的民眾(zhong) 基礎。為(wei) 延續此種“信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投資1400萬(wan) 元,為(wei) 五寨縣各級醫療機構配備醫療設施,所有鄉(xiang) 鎮衛生院都有了“中醫館”“中藥房”。

  “農(nong) 閑的時候,村民們(men) 經常過來按摩、理療。”五寨縣中所村村醫李愛萍曾多次赴北京、太原、忻州參加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加之配備的醫療設備,她能更好地服務於(yu) 村民。

  借助各方專(zhuan) 業(ye) 力量,2018年到2020年9月,五寨縣開展多期中醫藥適宜技術和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班,先後培訓相關(guan) 學員近4000人。

  在五寨縣,從(cong) 文化到治療、養(yang) 生,中醫藥生生不息。

  中醫藥產(chan) 業(ye) 規劃留下不竭的發展動力

  中醫藥之於(yu) 貧困戶吳萬(wan) 生的意義(yi) ,還在於(yu)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位於(yu) 五寨縣胡會(hui) 鄉(xiang) 的晉西北中藥健康產(chan) 業(ye) 孵化園內(nei) ,年近七旬的吳萬(wan) 生正在和妻子整理黃芪。得益於(yu) 當地政府對種植中藥材的補貼政策和高度機械化,2019年,吳萬(wan) 生將自家的20畝(mu) 玉米地改種成黃芪。“去了成本,每畝(mu) 能收入一千多兩(liang) 千元,以前最多是一千。”吳萬(wan) 生說,他和妻子還可以到合作社打零工,每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鼓勵農(nong) 戶種植中藥材並非易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掛職五寨縣副縣長董雲(yun) 龍曾對此進行調研分析發現,近年,多地將中藥材作為(wei) 扶貧產(chan) 業(ye) ,中藥材種植規模迅速擴大,但許多地方非時而種、非地而種、非人而種(無種植經驗),而且產(chan) 業(ye) 鏈短、基礎設施短缺,“所以我們(men) 發展五寨中醫藥產(chan) 業(ye) ,要注重規模化、標準化種植,要注重道地種植,打造完整產(chan) 業(ye) 鏈,打造區域品牌”。

  依托當地蘆芽山具有藥用價(jia) 值的300多種菌類、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等資源優(you) 勢,五寨縣規劃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蘆芽山野生中藥材馴化種植示範基地、黃芪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

  截至2019年底,五寨縣中藥材種植麵積從(cong) 2016年的1.8萬(wan) 畝(mu) 擴大到目前的5萬(wan) 畝(mu) 。全縣有6000多人從(cong) 事中藥材生產(chan) ,其中貧困人口2221人,每畝(mu) 純收入可達1800元以上,中藥材產(chan) 業(ye) 扶貧效益凸顯。

  雖然種植麵積增加,但像吳萬(wan) 生一樣,隻要質量過關(guan) ,種植戶們(men) 並不擔心銷路。在晉西北中藥健康產(chan) 業(ye) 孵化園,多家中醫藥企業(ye) 和合作社齊聚於(yu) 此。董雲(yun) 龍介紹,孵化園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按照“將五寨縣建成中藥材產(chan) 業(ye) 扶貧示範區”目標,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hui) 資助投資900萬(wan) 建成,項目包括中藥材初加工車間、周轉庫、庫房、展覽館等,為(wei) 企業(ye) 和種植戶提供種植指導、加工、儲(chu) 存、銷售、追溯管理、集中展示、技術培訓、品牌宣傳(chuan) 等公共服務。

  項目建成後,孵化園中藥材年初加工及儲(chu) 藏能力2000噸,每年可消化1萬(wan) 畝(mu) 中藥材。

  從(cong) 一種治療手段到多種扶貧產(chan) 業(ye) ,“中醫力量”之於(yu) 五寨縣的脫貧作用凸顯。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4月,五寨縣正式脫貧摘帽。

  “依托中醫藥的產(chan) 業(ye) 內(nei) 容豐(feng) 富、潛力巨大,除了山西政府力推的‘山西藥茶’,還可以開發中藥飲品食品、中醫藥健康旅遊等,未來可期。”董雲(yun) 龍說,希望通過定點幫扶,不僅(jin) 可以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還能留下帶不走的中醫藥產(chan) 業(ye) 和文化。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圖解】數讀山西脫貧成色

    編者按: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完勝、全麵收官之年。繼5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之後,山西剩餘2.16萬貧困人口也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脫貧攻堅這五年,投入是真金白銀。 [詳細]
  • 雲上光華

    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這是國家的號令。貧困是人類幸福最大的敵人。而西藏的脫貧攻堅,難度更甚。  [詳細]
  • 加央曲紮:用勤勞創造美好生活

    進入寒冬時節,高原田野寂靜而空曠。在西藏山南市隆子縣日當鎮,當地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鏗鏘步伐,打破了寒冷冬日的沉寂。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