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村“變身記”:農村新路“撬”起鄉村致富經
穿行在浙江紹興(xing) 新昌內(nei) 的新蟠線,深秋時分,滿目仍是青翠山巒,令人心曠神怡。這條經過梅渚古村、澄潭古鎮、外婆坑江南民族村等多個(ge) 村鎮的新公路,用“美麗(li) 經濟”撬動了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的蓬勃發展。
作為(wei) 宋代古村,新蟠線途徑的梅渚村因古時多梅、連片成渚而得名,擁有“梅渚十番”“梅渚剪紙”“梅渚糟燒”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較好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古建築,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由於(yu) 位於(yu) 典型的“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區,這裏一度處在現代化發展的邊緣地帶。澄潭街道梅渚村駐村幹部楊露告訴記者,以前通往梅渚村的道路隻有雙向兩(liang) 車道,急彎多、綠化少,來村裏玩的遊客連連搖頭,“一路開車太吃力。”
村莊“蝶變”始於(yu) 農(nong) 村新路的改建。新蟠線全長41.24公裏,是連接新昌、嵊州、磐安的重要通道。2017年,新蟠提升改造工程開始實施。道路拓寬、路麵修複、綠化優(you) 化……完工後的新蟠線不僅(jin) 解決(jue) 了困擾當地多時的擁堵難題,還憑借“高顏值”自成風景。
在新蟠線西側(ce) ,遠遠地,瀕臨(lin) 澄潭江的“澄潭驛站”四個(ge) 字便映入眼簾。新昌縣公路與(yu) 運輸管理中心養(yang) 護科科長石廈介紹道,這個(ge) 公路服務站為(wei) 來往遊人提供休憩、補給,配備的母嬰室解決(jue) 了許多“寶媽”的路上難題。“周邊的澄潭花海還種植了蘆葦、美人蕉、百日草等植物,讓人們(men) 體(ti) 驗到步步風光,處處有景。”
而今,農(nong) 村新路已然成為(wei) 周邊縣市遊人的“打卡點”,為(wei) 梅渚村帶來了一批又一批遊客。
每逢周末,古樸祥和的梅渚村便會(hui) 變得尤為(wei) 熱鬧。遊人在村子裏的影像館、記憶館等主題館參觀古村的“前世今生”;祠堂裏,村民王菊香拿著一把剪刀、一張紙,邊剪邊教人們(men) 剪紙技藝,不一會(hui) 兒(er) 便剪成了“四季如春”;花海旁,三兩(liang) 遊人支起畫架,在畫紙上留下眼前的美好……“目前我們(men) 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僅(jin) 2019年,梅渚村共接待遊客40萬(wan) 人次。”楊露說。
得益於(yu) 新蟠線的改造升級,梅渚古村從(cong) “邊緣村”變身為(wei) “網紅村”,迸發出了新鮮活力。近三年,該縣累計投入“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資金10億(yi) 元,完成農(nong) 村公路新(改)建、提升工程239公裏。農(nong) 村新路上,一幕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故事正頻頻上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美麗城鎮“浙”裏開花:看浙江省級中心鎮迎風“蝶變”
位於浙江之心的磐安縣尖山鎮借力東風,打造美麗風景,植入美麗產業,不僅顏值發生蛻變,內生動力也實現長足生長,成為浙江新時代美麗城鎮的生動縮影。 [詳細] -
浙江寧波“85後”醫師:大山深處寫下健康扶貧故事
“感謝您投身晴隆的脫貧攻堅事業中來,我們真心感謝您!”日前,即將完成幫扶任務時,來自浙江省寧波市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的“85後”醫師陸洪鵬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感謝。 [詳細] -
浙江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脫貧攻堅教育須先行
“扶貧必扶智,脫貧攻堅,教育須先行。”日前,在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浙江省人大代表、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萍建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