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3.84萬戶、19.4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圖為(wei) 昌都市卡若區,昂曲河和紮曲河在卡若區城區匯合後稱為(wei) 瀾滄江。(資料圖)江飛波 攝
西藏自治區官方4日在拉薩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昌都市副市長、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副指揮長歐珠達瓦稱,通過綜合施策,截至2019年年底,昌都市實現了全市3.84萬(wan) 戶、19.46萬(wan) 貧困人口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9342.35元(人民幣,下同),比2015年增長了93.2%。
昌都位於(yu) 西藏東(dong) 部,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歐珠達瓦介紹,此前,昌都8縣、82個(ge) 鄉(xiang) 鎮均為(wei) 深度貧困地區,是西藏貧困麵最廣、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圖為(wei) 昌都市丁青縣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的老人們(men) 享受閑暇時光。據悉,該中心集頤養(yang) 、護理、康複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資料圖) 江飛波 攝
“我們(men) 把產(chan) 業(ye) 增收作為(wei) 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立足昌都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和市場需求,正確處理脫貧與(yu) 致富、近期與(yu) 遠期、大產(chan) 業(ye) 與(yu) 小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係。”歐珠達瓦說,昌都市“十三五”時期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850個(ge) ,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萬(wan) 餘(yu) 人,吸納就業(ye) 2.32萬(wan) 人。
在易地扶貧搬遷方麵,昌都市以改善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為(wei) 主線,推動從(cong) 村(居)向城鎮搬遷、從(cong) 高海拔地區向低海拔地區搬遷、從(cong) 封閉區域向公路沿線搬遷、從(cong) 資源匱乏區域向資源豐(feng) 富區域搬遷。2016年以來,昌都市開工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68個(ge) ,涉及貧困民眾(zhong) 9.9萬(wan) 人。
西藏昌都丁青縣象雄東(dong) 朵唐卡畫派繪畫班的學員們(men) 學習(xi) 唐卡繪製技藝。(資料圖) 江飛波 攝
在教育脫貧方麵,“十三五”以來,昌都市爭(zheng) 取各類投資45.63億(yi) 元,實施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2項,基層辦學條件得到持續改善。目前,昌都市義(yi) 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9.85%、100.38%,分別比2015年提高了3.61%、28.41%。
昌都市嚴(yan) 格落實15年免費教育、營養(yang) 餐改善計劃和建檔立卡(含農(nong) 村低保)貧困家庭學生“三免一補”政策。2016年以來,昌都市累計撥付“三包”經費21.6億(yi) 元、營養(yang) 餐改善計劃經費3.74億(yi) 元,累計資助貧困學生9473人次,兌(dui) 現資金9633萬(wan) 元。
此外,昌都市統籌對口援藏、定點扶貧、幹部結對幫扶等力量,積極推進援昌省市“縣(區)對鄉(xiang) 、鄉(xiang) 對村”的結對幫扶模式,各援昌省市與(yu) 昌都11縣(區)54個(ge) 鄉(xiang) (鎮)結成對口幫扶關(guan) 係。“十三五”期間,各援昌省市及單位計劃安排援藏資金59.2億(yi) 元,其中投入扶貧領域資金54.9億(yi) 元,占援藏資金總計劃的九成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昌都脫貧摘帽:19.46萬貧困人口脫貧
立足拔窮根,昌都市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推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等項目建設,每年按不低於財政收入的20%配套教育資金,“十三五”以來,爭取各類投資45.63億元。[詳細] -
西藏昌都市脫貧攻堅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近20萬人脫貧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西藏昌都市脫貧攻堅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昌都作為西藏貧困麵最廣、脫貧成本最高、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在黨中央、區黨委的關心關懷和重視支持下。[詳細] -
西藏昌都市近20萬人徹底擺脫貧困
4日上午,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西藏昌都市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19年底,實現昌都全市3.84萬戶19.46萬人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