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鄉村美 產業強 群眾富

發布時間:2020-11-16 10:19:00來源: 拉薩晚報

  墨竹工卡,藏語意為(wei) “墨竹思金”神往的中間白地,素有“天邊之鄉(xiang) ”的美稱。自脫貧攻堅戰全麵打響以來,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始終把發展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穩定增收的根本之策,圍繞縣域產(chan) 業(ye) 發展大局,讓更多貧困群眾(zhong) 脫貧致富。日前,拉薩融媒記者就墨竹工卡縣如何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采訪了縣長旦增尼瑪。

  近年來,墨竹工卡縣推行“合作社+貧困戶”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依托合作社創立品牌,發展農(nong) 牧種植養(yang) 殖、經營鄉(xiang) 村旅遊、開發民族手工業(ye) 、搞生產(chan) 加工和運輸流通、注冊(ce) 公司進行多種經營……合作社的“大手”拉起了貧困戶的“小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通過合作社實現了穩定增收、穩定脫貧。

  問:墨竹工卡縣的仁娜民族手工藝合作社有很多精美豐(feng) 富的手工藝製品,這些產(chan) 品給村民帶來多少收益?

  旦增尼瑪:解決(jue) 了當地村民就業(ye) 問題,合作社共帶動25人就業(ye) ,其中包含建檔立卡戶5人。

  合作社員工除了基本工資外,還能拿到分紅。2017年以來,合作社已為(wei) 建檔立卡戶員工共分紅4.2萬(wan) 元。

  問:說到產(chan) 業(ye) 項目,墨竹工卡縣的菜籽油產(chan) 業(ye) 也是一大亮點。縣長,您能為(wei) 我們(men) 介紹一下嗎?

  旦增尼瑪:目前,墨竹工卡縣共有10萬(wan) 畝(mu) 耕地,今年種植了3萬(wan) 畝(mu) 油菜籽。其中,直孔白瓊菜籽油加工廠已預訂了2.1萬(wan) 畝(mu) 油菜籽用作榨油加工生產(chan) 。這幾年,隨著生產(chan) 工藝的進步,菜籽油的品質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們(men) 準備增加精油和火鍋油的生產(chan) 線,以滿足市場需求。

  問:墨竹工卡縣對於(yu) 仁娜民族手工藝合作社這樣的產(chan) 業(ye) 有什麽(me) 扶持措施?

  旦增尼瑪:對於(yu) 扶貧產(chan) 業(ye) ,縣裏會(hui) 給予資金上的扶持。目前,對仁娜合作社已經投入資金70萬(wan) 元。在墨竹工卡縣,像仁娜這樣的合作社一共有13個(ge) ,現已投入資金739萬(wan) 元進行扶持。

  問:目前,如何幫助嘎則新區搬遷戶更快地適應新生活?

  旦增尼瑪:一是在“留”字上下功夫。墨竹工卡縣對搬遷群眾(zhong) 的住房、就業(ye) 、教育等問題進行了一一梳理,針對具體(ti) 問題,我們(men) 安排工作人員上門服務,讓搬遷群眾(zhong) 了解到留下來我們(men) 會(hui) 為(wei) 他們(men) 安頓好一切。二是在“真”字上下功夫。對待搬遷群眾(zhong) ,必須要用真情真心,墨竹工卡縣多次舉(ju) 行專(zhuan) 題會(hui) 議,與(yu) 多部門溝通協調,解決(jue) 搬遷群眾(zhong) 遇到的問題。同時,為(wei) 每家每戶聯係幹部,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生活上遇到的各種難題。最後是在“待”字上下功夫。

  為(wei) 了讓搬遷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我們(men) 按照每家每戶至少有一個(ge) 就業(ye) 的原則進行就業(ye) 安排。我們(men) 這裏有一個(ge) 搬遷戶崗組,是一名單親(qin) 母親(qin) ,獨自撫養(yang) 著三個(ge) 女兒(er) 。搬遷之前,她需要外出打工賺錢養(yang) 家,經常顧不上家裏。自從(cong) 搬遷到嘎則新區後,她在小區中當清潔工,不僅(jin) 可以在家門口就業(ye) ,每月還能領到不錯的工資。今年她的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已經上大學了,以後家裏的壓力就小了,日子也越來越順意了。我們(men) 真情實意地對待每一個(ge) 搬遷群眾(zhong) ,幫助減輕他們(men) 的壓力和負擔,帶他們(men) 走向脫貧致富道路。

  問:剛剛提到了搬遷戶的就業(ye) 問題,那麽(me) 他們(men)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

  旦增尼瑪:想要“穩得住”,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為(wei) 方便孩子上學,墨竹工卡縣在嘎則新區易地搬遷安置點旁建立了一個(ge) 幼兒(er) 園,方便孩子們(men) 上學。小學、初中適齡學生可以直接到墨竹工卡縣縣城的學校讀書(shu) ,目前孩子們(men) 的入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我們(men) 特別關(guan) 注適齡孩子的入學情況,除政策補貼外,每個(ge) 建檔立卡戶的學生都設有對口黨(dang) 員聯係幹部,確保每個(ge) 孩子都有學上。

  針對易地搬遷安置點的孩子們(men) 學習(xi) 程度不同的問題,為(wei) 了保證他們(men) 能盡快跟上進度,我們(men) 在分班時將學生分散到各個(ge) 班級,讓孩子們(men) 融入集體(ti) 共同成長;其次,我們(men) 為(wei) 搬遷點的學生專(zhuan) 門設立了“學習(xi) 進步獎”,激勵這些孩子們(men) 在學習(xi) 上能奮勇爭(zheng) 先、不斷進步。

  問:據我了解,醫療衛生事業(ye) 也是墨竹工卡縣的一大亮點。縣長能不能帶我們(men) 了解一下墨竹工卡的醫療衛生情況?

  旦增尼瑪:我們(men) 縣裏建立了拉薩市第一家縣級二甲醫院——墨竹工卡縣人民醫院,目前醫院內(nei) 提供自助掛號、“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及時結算報銷等服務。在援藏力量的援助和本地醫生的努力下,目前,本院醫生基本可以獨立完成常規的普外科手術。另外,醫院還實現了遠程診療,讓老百姓足不出戶便可實現與(yu) 區內(nei) 外醫生的病情互動交流和分析診斷。後期,墨竹工卡縣人民醫院將重點提升藏醫科和普外科等重點科室的發展,提升醫院服務水平和技術技術,滿足當地老百姓的需求,真正做到“小病不出鄉(xiang) ,中病不出縣”。

  問:在群眾(zhong) 醫療幫扶方麵具體(ti) 有哪些措施?

  旦增尼瑪:醫院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開辟了看病“綠色通道”,除了醫保之外還給群眾(zhong) 購買(mai) 了商業(ye) 險,進行醫保上限以外醫療費用的報銷。目前,群眾(zhong) 醫藥費報銷基本可以達到100%。我們(men) 每年投入20萬(wan) 用於(yu) 孕產(chan) 婦產(chan) 前的營養(yang) 加強。今年加大力度,投入了40萬(wan) ,讓產(chan) 婦提前就診,保障母子安全,降低死亡率。

  脫貧攻堅中,墨竹工卡縣堅持產(chan) 業(ye) 先行,同步推動教育、醫療、就業(ye) 等民生保障事業(ye) 全方位發展。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墨竹工卡縣的鄉(xiang) 村在變美、產(chan) 業(ye) 在變強、群眾(zhong) 在變富,產(chan) 業(ye) 的發展真正實現了“不離鄉(xiang) 不離土,住在家門口就能就業(ye) ”,教育和醫療的完善讓奔小康路上的墨竹百姓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現在的墨竹上下,正凝心聚力朝著更美好的明天闊步前進。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