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珠峰農業現代科技創新博覽園
圖為(wei) 日喀則珠峰農(nong) 業(ye) 現代科技創新博覽園的人參果。記者 鄭璐 袁海霞 攝
這裏宛如一個(ge) 世外桃源——嬌豔的月季花、紫君子蘭(lan) ,還有玲瓏精致的小西紅柿、鮮紅的辣椒,可口的西瓜、清甜多汁的人參果。走進西藏日喀則珠峰農(nong) 業(ye) 現代科技創新博覽園,一定會(hui) 被這裏的花香、蔬果香所吸引。
據統計,這裏共種植了名貴花木200餘(yu) 種,成功培育瓜果蔬菜90餘(yu) 種。目前,該基地種植的果蔬主要以訂單收購的方式銷往日喀則、拉薩等地,實現了“月月有瓜果,天天可采摘”。2019年實現果蔬年產(chan) 量1000萬(wan) 斤,年產(chan) 值3000萬(wan) 元,淨產(chan) 值900萬(wan) 元。2020年預計實現果蔬產(chan) 量1600萬(wan) 斤,年產(chan) 值5000萬(wan) 元,淨產(chan) 值1400萬(wan) 元。
日喀則珠峰農(nong) 業(ye) 現代科技創新博覽園總經理孟德利告訴記者,這裏現已被列為(wei)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區核心區、西藏首家“田園綜合體(ti) ”4A級旅遊景區,已建設成為(wei) 全市乃至全區的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示範中心、生態農(nong) 業(ye) 科普教育中心、農(nong) 旅融合發展示範中心和珠峰現代農(nong) 業(ye) 大數據平台。“我們(men) 計劃今年將建設高原農(nong) 耕博物館、作坊集群、兒(er) 童樂(le) 園、旅遊驛站、溫地風情林卡、幸福花海長廊、觀景台、智慧田園科研中心、野趣魚塘、玻璃景觀橋和車行橋、莊園酒店等。4A級旅遊景區建設完成後,景區內(nei) 每增加1個(ge) 就業(ye) 崗位,就能帶動5個(ge) 農(nong) 村人口就業(ye) 。一個(ge) 年接待10萬(wan) 人次的景區,可實現營業(ye) 收入1000萬(wan) 元,直接和間接安置3000名農(nong) 牧民就業(ye) ,帶動1000個(ge) 農(nong) 牧民家庭增收。”
孟德利說,截至2020年8月底,珠峰農(nong) 博園吸納本地臨(lin) 時用工16500人次,兌(dui) 現工資1700萬(wan) 元,發放產(chan) 業(ye) 分紅277.5萬(wan) 元。並通過引進內(nei) 地種植能手50人,采用“一對一”“手把手”“點對點”技術幫帶的方式,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實現長期就業(ye) 11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5人、大學生16人,輻射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47人,月均收入約4000元/人以上,實現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就近就便就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珠峰腳下瓜果香——西藏白朗縣提檔升級蔬菜產業助力脫貧增收見聞
全國蔬菜看壽光,西藏蔬菜看白朗”,作為“世界屋脊”上規模最大的蔬菜產區,珠峰農業等龍頭企業進駐,承載著白朗縣蔬菜產業提檔升級的希望。[詳細] -
來,給消費扶貧拚個單
一塊臘肉、一個蘋果、一碗雜糧……你我消費的每份扶貧產品背後都連著一個產業,支撐著貧困地區增收的希望,寄托著貧困群眾脫貧的夢想。[詳細] -
光影藝術講述脫貧攻堅故事——記第十三屆西藏珠穆朗瑪攝影大展
21日上午,第十三屆西藏珠穆朗瑪攝影大展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開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