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德桑珠創辦藏香豬養殖場、承包苗圃

發布時間:2020-11-23 09:15:00來源: 西藏日報

  家庭檔案:

  德桑珠,男,1990年出生於(yu) 西藏昌都市貢覺縣雄鬆鄉(xiang) 夏亞(ya) 村,現搬遷到拉薩市柳梧新區康樂(le) 居委會(hui) 。曾經,他靠著耕地放牛,一年到頭收入少得可憐。2016年,德桑珠一家被精準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麵對貧困,德桑珠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他依托精準扶貧政策,通過創辦藏香豬養(yang) 殖場,承包苗圃等,一年收入達到4萬(wan) 多元,生活蒸蒸日上,2017年成功脫貧摘帽。

  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高大氣派的電梯公寓,出門就能買(mai) 到日常生活用品。對於(yu) 以前隻能靠耕地放牛勉強養(yang) 家糊口的德桑珠來說,這些曾經隻能在電視裏看到的場景走進了自己的生活。

  德桑珠1990年出生於(yu) 昌都市貢覺縣雄鬆鄉(xiang) 夏亞(ya) 村,他勤奮肯幹、吃苦耐勞,但僅(jin) 僅(jin) 依靠耕地和放牛,辛苦一年下來,收入隻有一萬(wan) 多元。

  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之後,德桑珠了解清楚政策,主動向村委會(hui) 申請自主創業(ye) ,開啟了藏香豬養(yang) 殖的創業(ye) 之路。

  從(cong) 選幼崽、配飼料到打掃豬場衛生,德桑珠用心經營。在他的努力下,生意越來越好。與(yu) 此同時,他還搞起了苗圃種植,妻子伍金曲珍也會(hui) 在每年五六月份上山挖蟲草。日子越過越紅火,德桑珠並沒有忘記鄉(xiang) 親(qin) 們(men) ,他在村裏聘請了15個(ge) 人照看苗圃和養(yang) 豬場,每人每年可增收6000多元。

  2019年11月,德桑珠搬到拉薩市柳梧新區康樂(le) 居委會(hui) ,住上了電梯公寓。“如今房子寬敞明亮,交通便利,孩子也有了更好的就學條件,我現在生活很幸福。”德桑珠告訴記者,“我現在在曲水縣承包了一個(ge) 苗圃,計劃帶動康樂(le) 居委會(hui) 106戶家庭中的殘疾人和未就業(ye) 群眾(zhong) 一起增收致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