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上房下廠,告別鄉愁
新利平台訊 無處安定的生活,留不住的鄉(xiang) 愁。外出打工,曾經是偏遠地區很多百姓賴以生活的必由之路。十多年前,安徽女孩吳豔豔遠離家鄉(xiang) ,來到上海打工。
在上海,她遇到了自己現在的愛人,兩(liang) 人相識、相愛,一年後,她遠嫁湖南,成為(wei) 了一名湖南兒(er) 媳婦。“鄉(xiang) 愁”,卻始終縈繞在兩(liang) 口子心頭。
“生孩子以後,公公婆婆在家帶著孩子,我繼續去上海和老公一起打工,基本上一年才回一次家。”在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太安社區的扶貧車間裏,吳豔豔和記者談起了自己生活的變化。一轉多年過去,公公婆婆慢慢變老,照顧孩子逐漸變得吃力,甚至他們(men) 自身也慢慢需要照顧。作為(wei) 一個(ge) 母親(qin) ,在她心裏“小孩才是父母最大的財富。”回家這件事,已經迫在眼前。
圖為(wei) 太安社區 攝影:歐帆
機會(hui) 發生在2019年。隨著易地扶貧搬遷點太安社區的建成,吳豔豔一家搬進了社區的樓房裏。在這座湖南省占地麵積最大、建設有52棟安置房的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內(nei) ,共安置1392戶5331人。吳豔豔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伴隨著新房一起到來的還有新工作。2020年年初,吳豔豔回到新家時通過太安社區的就業(ye) 平台,看到了社區內(nei) 的扶貧車間招聘的消息,並順利成為(wei) 了服裝加工車間的一名管理人員。如今,每天八點下樓上班,不出社區就有了穩定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太安社區在建設時,每棟樓的一樓留空,用以提供公共空間、扶貧車間、創業(ye) 空間等場地,樓上則是居民樓。除了吳豔豔所在的服飾扶貧車間,社區內(nei) 還有電子元器件加工的扶貧車間,可吸納各類就業(ye) 1000餘(yu) 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
圖為(wei) 太安社區內(nei) 的扶貧車間 攝影:歐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調研時強調,易地搬遷是解決(jue) 一方水土養(yang) 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zhong) 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jue) 後,後續扶持最關(guan) 鍵的是就業(ye) 。樂(le) 業(ye) 才能安居。解決(jue) 好就業(ye) 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zhong) 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近年來,沅陵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ye) 、逐步能致富”的目標,探索實施了“四有四安”後續幫扶模式,為(wei) 易地搬遷群眾(zhong) 打造了順心、安心、暖心的生產(chan) 生活和發展環境。其中,在幫助居民就業(ye) 方麵製定出台了就業(ye) 增收“十條”措施,為(wei) 勞務輸出、扶貧車間就業(ye) 、本地園區就業(ye) 、扶貧特崗就業(ye) 、自主創業(ye) 、城鎮就業(ye) 、打零工等多種就業(ye) 渠道分別提供不同的服務方式,實現有勞動能力和有就業(ye) 願望的搬遷群眾(zhong) 就業(ye) 全覆蓋。
通過充分利用鄉(xiang) 村集體(ti) 用房、閑置學校等場所,整合扶貧專(zhuan) 項資金、政策性金融資金,沅陵全縣共建成扶貧車間288家,其中安置點扶貧車間11個(ge) 。共安置就業(ye) 人數3025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446人,易地搬遷群眾(zhong) 530餘(yu) 人,人均年增收2.4萬(wan) 元。(新利平台 記者/歐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決勝2020】記者手記:直播帶貨的“網紅街” 打通村民致富路
一重重山,一道道彎,攔住了偏遠地區百姓外出,也攔住了他們走向富裕的道路。過去數十年裏,基礎設施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提升生產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詳細] -
三大主雪山腳下的小村莊 如此“蝶變”奔小康
在海拔370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木拉鄉麻格同村,央邁勇、仙乃日、夏洛多吉三座大雪山可以同框出鏡,使其成為獨具稀缺性的主題攝影聖地。[詳細] -
西藏那曲市開展訂單式、定向式技能培訓 讓群眾穩定增收
今年以來,針對技能培訓效果不明顯、針對性不強的短板,西藏那曲市根據群眾意願,實施訂單式、定向式培訓,讓群眾掌握技能,實現穩定脫貧、長期脫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