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美好生活新樂章
“我們(men) 要立下愚公移山誌,咬定目標、實幹苦幹,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2015年11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hui) 議上發出鏗鏘有力的號令。
由此,雪域高原響起了脫貧攻堅的衝(chong) 鋒號。
5年來,西藏林芝市委、市政府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緊扣“精準”謀篇布局,搞調研、理思路、定措施、抓落實,用“繡花”功夫在“雪域江南”書(shu) 寫(xie) 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嶄新曆史篇章。
截至2020年10月,林芝市累計減貧6958戶23893人,貧困人口全部動態清零、7個(ge) 縣區全部如期實現脫貧摘帽、490個(ge) 貧困村居全部退出,絕對貧困基本消除,區域性整體(ti) 貧困得到有效解決(jue) ,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jue) 定性勝利。
一條條平坦的硬化道路、一座座整齊排列的新修房屋、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特色林果、一個(ge) 個(ge) 落地生根的富民產(chan) 業(ye) ……目之所及,一幅幅美麗(li) 畫卷映入眼簾,一張張樸實笑臉競相綻放。
加大投入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察瓦龍,藏語意為(wei) “幹熱的地方”。以前,這裏沒有一條真正意義(yi) 上的公路,通往外界的隻有一條條緊臨(lin) 怒江、緊靠懸崖的騾馬驛道和橫跨在怒江的溜索,一切物資全靠人背馬馱。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群眾(zhong) 生產(chan) 方式單一,增收渠道狹窄,是那裏的真實寫(xie) 照。
今年43歲的次仁紮巴祖輩都生活在察瓦龍鄉(xiang) 處尼村。他7歲時第一次通過溜索外出,到察隅縣城購買(mai) 生活物資。“每次往返都是生死險途,峭壁處僅(jin) 容一人通行。”次仁紮巴說,他曾親(qin) 眼看見一位同伴因簡易溜索斷裂而跌入湍急的河流。
如今,在國家惠民政策的幫扶下,處尼村通過農(nong) 牧業(ye) 科學種植養(yang) 殖、林下資源采集、勞動力轉移就業(ye) 等途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幅保持在16%以上,每戶存款總額在10萬(wan) 元以上,貨車、汽車等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過去,一年到頭都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很多生活物資都很緊缺。”次仁紮巴感慨地說,“如今,交通發達了,網絡也通了,今年的‘雙十一’,我在網上買(mai) 了不少東(dong) 西。”
處尼村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離不開交通條件的改善。2016年,格日片區“村村通”公路和怒江處尼橋開建,短短12.5公裏的格日村至處尼村公路,總投資達到2894萬(wan) 餘(yu) 元。如今,怒江處尼橋通車,道路通行能力顯著提升,當地群眾(zhong) 徹底告別了坐溜索、走吊橋的曆史。
路通了,村民的思想觀念也更活了。近年來,處尼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與(yu) 西藏農(nong) 牧學院駐村工作隊提出“補短板、促發展”思路,成立了察瓦龍鄉(xiang) 怒江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有限公司,仙人掌果酒和山野核桃煉油打入市場,普尼組天然高山牧場牛羊馬等家畜養(yang) 殖規模進一步擴大。不久前,處尼村與(yu) 成都有關(guan) 公司簽訂代銷協議,逐步擴大突尼斯軟籽石榴種植規模,形成產(chan) 業(ye) 。
林芝市扶貧辦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任閆新航介紹,截至目前,全市農(nong) 村飲水安全人口普及率保持在100%、通電率100%、鄉(xiang) 鎮移動信號覆蓋率100%、光纜傳(chuan) 輸覆蓋率96%、行政村網絡覆蓋率100%,郵政普遍服務實現全覆蓋。
脫貧攻堅 產(chan) 業(ye) 先行
“養(yang) 豬場的效益直接影響著包括我們(men) 家在內(nei) 的19戶村民生活,但是我有信心帶領他們(men) 致富奔小康。”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京都村藏香豬產(chan) 業(ye) 致富帶頭人阿胖指著養(yang) 豬場自信滿滿地說。
阿胖作為(wei) 致富帶頭人,同時也是京都村村委會(hui) 主任,雖然自己辦起了養(yang) 豬場,但是他牢記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使命,他的養(yang) 豬場采用“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雇傭(yong) 貧困戶務工,還傳(chuan) 授養(yang) 豬技術,讓貧困戶按股分紅。據統計,他的養(yang) 豬場可帶動京都村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5000元。
林芝市副市長徐龍海介紹,近年來,圍繞“一帶四基地”產(chan) 業(ye) 布局,按照“多縣一品、產(chan) 業(ye) 聯動”的發展思路,林芝市積極引導企業(ye) 及合作社進行連片種植和適度規模養(yang) 殖,逐步形成以工布江達、米林、波密、巴宜等縣(區)為(wei) 主的藏豬產(chan) 業(ye) 基地;以波密、察隅、墨脫等縣為(wei) 主的茶產(chan) 業(ye) 基地;巴宜、米林、波密、察隅等縣(區)為(wei) 主的林果種植基地;以米林縣為(wei) 主的藏藥材種植基地;以巴宜區為(wei) 主的蔬菜種植基地。截至目前,林芝市累計種植林果麵積達27.68萬(wan) 畝(mu) ,茶葉種植麵積4.6萬(wan) 畝(mu) ,設施蔬菜種植麵積0.9萬(wan) 畝(mu) ,藏藥材累計種植麵積1.47萬(wan) 畝(mu) ,藏豬養(yang) 殖規模達23萬(wan) 頭。
在擴大種植養(yang) 殖規模的同時,林芝市堅持通過優(you) 惠政策扶持本地企業(ye) ,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ye) 、市場機製催生龍頭企業(ye) 、技術改造提升龍頭企業(ye) ,積極引導企業(ye) 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組織化發展水平。
林芝市始終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全麵提高農(nong) 畜產(chan) 品檔次和市場占有率。以“林芝藏香豬”地理保護產(chan) 品標誌為(wei) 公共品牌,積極打造“黑珍豬”“藏好”“東(dong) 元”等10個(ge) 子品牌,研發藏豬肉及其產(chan) 品60餘(yu) 種。打造茶葉品牌與(yu) 商標4個(ge) ,包含10個(ge) 大係列29個(ge) 產(chan) 品,林芝市被確定為(wei) 全區首個(ge) 出口農(nong) 產(chan) 品(茶葉、蘋果)質量安全示範區,墨脫紅茶、綠茶在四川國際茶博會(hui) 上雙雙榮獲金獎。
特色產(chan) 業(ye) 的創新融合發展和持續做大做強,有力帶動了當地農(nong) 牧民增收。2019年,林芝市特色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1萬(wan) 餘(yu) 戶4萬(wan) 餘(yu) 人,促進項目區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特別是通過茶園建設、茶青采摘等帶動9388名群眾(zhong) 增收3051萬(wan) 元,年人均增收3249元。
環境宜民 提升幸福指數
“美麗(li) 西巴是我的家,生態環保政策好呀,保護動物人人要……”伴著歡快的音樂(le) ,村民唱著自己創作的環保歌曲。每年藏曆六月十五日,波密縣多吉鄉(xiang) 西巴村村民都要在卓瑪山下舉(ju) 行傳(chuan) 統的鬥熊節,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
幾年前,由於(yu) 亂(luan) 砍濫伐等原因,西巴村附近山上的樹木大幅減少,一刮風,村裏就灰蒙蒙一片。為(wei) 了改變現狀,鄉(xiang) 政府和西巴村“兩(liang) 委”班子召開會(hui) 議,討論並製訂解決(jue) 方案。“首先是禁止村民亂(luan) 砍濫伐,由護林員每天不定時巡查;其次是規範垃圾傾(qing) 倒,每天安排村民輪流打掃村內(nei) 衛生;積極鼓勵村民養(yang) 成愛護環境的好習(xi) 慣。”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向記者介紹說。
隨著鄉(xiang) 村環境治理的不斷深入開展,曾經的貧困村,如今已成為(wei) 多吉鄉(xiang) 農(nong) 村環境治理的標杆。63歲的村民次仁說:“如今黨(dang) 的扶貧政策好,我們(men) 要靠雙手富起來,讓村裏的環境美起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林芝市堅持生態立市、生態富市、生態惠民的基本思路,把綠色發展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過程。
五年來,林芝市累計植樹造林36萬(wan) 畝(mu) ,治理沙化45萬(wan) 畝(mu) ,森林撫育18萬(wan) 畝(mu) ,建設經濟苗木良種基地1萬(wan) 餘(yu) 畝(mu) ,完成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項目70個(ge) ,落實國家投資2.6億(yi) 元。累計投入生態環保專(zhuan) 項資金9.95億(yi) 元。
林芝市6個(ge) 縣(區)、44個(ge) 鄉(xiang) 鎮、395個(ge) 行政村完成自治區級生態創建,創建率達80%以上。林芝市環境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達100%,主要江河湖泊水質全部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森林覆蓋率達53.6%,高出全國近32個(ge) 百分點。
長風破浪會(hui) 有時,直掛雲(yun) 帆濟滄海。林芝市一如既往立足長遠,著眼當前,每年辦好一批實事、幹成幾件大事。真真切切的幸福感浸潤百姓心田,讓奮力改變生活麵貌的群眾(zhong) ,日子越過越有滋味,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發揮平台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西藏楷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方向,從就業扶貧到消費扶貧。[詳細] -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朱拉鬆茸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朱拉鬆茸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及各股東的共同努力下,年產值實現1100餘萬元,年利潤160萬元以上。合作社在發展的同時。[詳細] -
西藏林芝市朗縣仲達村各族群眾珍視民族團結
仲達村位於朗縣西部,是仲達鎮政府所在地,距朗縣縣城30公裏,雅魯藏布江、560國道穿境而過。仲達村全村171戶、605人,民族團結家庭有13戶40餘人,長期生活在村裏的回族、漢族經商者達20餘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