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紮拉鄉阿秀村村民:剛剛經營扶貧澡堂 奔向幸福生活
每天早上9點,在國道317沿線、比如縣紮拉鄉(xiang) 政府附近的一家澡堂裏,人們(men) 總能看到一個(ge) 40來歲的男人忙碌的身影。
自從(cong) 接手經營扶貧澡堂後,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紮拉鄉(xiang) 阿秀村村民剛剛每天如此,為(wei) 澡堂營業(ye) 前的準備工作忙前忙後。
扶貧澡堂雖開業(ye) 不久,但目前的營業(ye) 額卻非常可觀,剛剛對此非常滿意。他常常一臉笑意,從(cong) 一個(ge) 貧困戶到承包商的身份轉變讓他喜不自勝。
2016年初,剛剛一家因其妻子得病而致貧,被認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剛剛告訴記者:“妻子突然生病,讓原本就困難的生活更加難以維持,一家6口人的溫飽都成了問題,但我們(men) 堅信勤勞致富的道理,再苦再累,我們(men) 也要把生活過好”。
為(wei) 了維持生計,從(cong) 2016年8月開始,剛剛開啟了他的打工生涯,滿身油煙的廚師、烈日下的搬運工、日夜奔波的貨車司機…… 剛剛在這些工作中來回切換身份,隻為(wei) 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剛剛告訴記者:“日子雖然艱苦,但我並不想過‘等靠要’的生活,我想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窘迫的處境。”
2019年7月,比如縣紮拉鄉(xiang) 政府結合實際,采取“鄉(xiang) 集體(ti) 經濟+貧困戶”的模式,投資建立了一家扶貧澡堂,裝修完工後準備正式承包給鄉(xiang) 裏有經營意願的人。得知此消息後,剛剛不假思索,第一個(ge) 到鄉(xiang) 政府報名,表示願意承包扶貧澡堂。
扶貧澡堂的承包合同辦下來了,剛剛一家的生活從(cong) 此也有了盼頭。他每天起早貪黑,打掃澡堂的每個(ge) 角落、整理規劃店裏的每樣物品、細心清點需要補進的貨品……這些瑣事已經成為(wei) 了剛剛的生活日常。
剛剛的苦心經營得到了回報,澡堂生意越做越好。“多虧(kui) 了這個(ge) 澡堂,我才能在家門口工作,才有機會(hui) 改善家庭狀況。”剛剛向記者透露,扶貧澡堂一天的收入近200元,除去水電費和租金,經營幾個(ge) 月下來的純收入接近萬(wan) 元。
這位昔日的貧困戶,靠著一家小小的澡堂、靠著“脫貧不等不靠”的堅定信念、靠著他那雙勤勞的雙手,逐漸走向了一條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比如:犛牛精神校園文化之路
在廣袤的羌塘草原的深處,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第二小學就座落在怒江河畔。高樓林立校園裏,校訓之頁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石碑用藏漢兩種文字刻著:忠誠,忠於黨和祖國。[詳細] -
西藏那曲比如縣易地扶貧搬遷:怒江河畔 羌塘牧民的新生活
比如,藏語意為“母犛牛角”。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地處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怒江水穿城而過,山高穀深,四周冰山雪峰環繞,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詳細] -
普通農牧民致富不忘幫相鄰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盛產蟲草,當地農牧民一貫依賴蟲草收入,如何改善收入結構,使農牧民群眾脫貧後不再返貧,成為當地努力破解的難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