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鏗鏘踏歌行
拉林鐵路鋪軌至藏木雅魯藏布江特大橋,即將建成通車;
澤貢高等級公路成為(wei) 山南人民的“團結線”“幸福路”,結束了西藏山南市沒有高等級公路的曆史;
西藏山南市藏醫醫院成為(wei) 西藏首家市(地)級三級甲等民族醫醫院;
……
這些都反映了“十三五”時期山南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的成績。5年來,山南市深入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完善基礎、產(chan) 業(ye) 立市、統籌城鄉(xiang) 、新區引領”經濟工作思路,奮力推進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hui) 大局持續穩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的可喜局麵。
經濟發展走上快車道
2019年,山南市實現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187.8億(yi) 元,城鎮和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4650元和14116元;2016年至2019年,山南市經濟年均增速達9.5%……
今年50多歲的山南市乃東(dong) 區昌珠鎮克鬆社區居民達瓦,是一名旅遊車駕駛員。作為(wei) 一名跑了20多年客運的老司機,澤貢高等級公路通車讓他高興(xing) 不已。“過去,走老路,從(cong) 澤當到拉薩要三四個(ge) 小時;現在,走高等級公路,兩(liang) 個(ge) 小時就到了。”達瓦說,“時間節省了,跑的趟數多了,收入自然就多了。”
如今,達瓦開旅遊大巴,兒(er) 子希若江村在青藏鐵路開火車,他們(men) 一家成了名副其實的“交通家庭”。“拉林鐵路通車後,要是希若江村能來山南開火車就好了。”達瓦的這一願望就要實現了。前不久,拉林鐵路已鋪軌至藏木雅魯藏布江特大橋。
近年來,山南市始終牽住項目建設的“牛鼻子”,謀劃建設了一批重大項目。從(cong) 市區到各縣,一個(ge) 個(ge) 重大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雅礱大地處處可見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
邊境群眾(zhong) 走上小康路
“沒想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這麽(me) 快就給我們(men) 回信了!”2017年10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玉麥鄉(xiang) 群眾(zhong) 回信,增強了山南市各族群眾(zhong) 邁步小康路的信心和決(jue) 心。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3年來,山南市各族群眾(zhong)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像格桑花一樣紮根雪域邊陲,奮力脫貧攻堅,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小康社會(hui) 。
“小康不小康,關(guan) 鍵看老鄉(xiang) 。”在黨(dang) 和政府的幫助下,原先居住在曲鬆縣瓊嘎村的索朗多吉,2017年12月搬到共康村——莫熱壩易地扶貧搬遷點。如今,共有369戶1296人在這裏生活,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8戶842人。“過去住的是土坯房,交通不便,去一趟村委會(hui) 得走4個(ge) 小時。新家就不一樣了,房子是樓房,道路是水泥路。附近打工也方便,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就能增加收入。”對易地搬遷後的生活,索朗多吉很是滿意。
去年,山南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貧困發生率從(cong) 19.3%降至零。
在奮力脫貧攻堅的同時,山南市大力推進守邊固邊富邊強邊。截至目前,山南市規劃建設的96個(ge) 邊境小康村已完工80個(ge) ,其餘(yu) 16個(ge) 將於(yu) 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
“幸福的家園,我們(men) 建設,讓歡樂(le) 的歌聲,回蕩在玉麥的山川……”歌曲《玉麥,我的家鄉(xiang) 》唱出了邊境群眾(zhong) 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的信心和決(jue) 心,同時也反映了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下,邊境鄉(xiang) 村發生的巨大變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我們(men) 回信後,黨(dang) 和政府帶領我們(men) 加快邊境小康村建設。如今的玉麥,家家戶戶住樓房,公路修到了家門口。玉麥不再偏僻,和祖國聯係更緊密,離現代化更近了。”時代楷模、玉麥村村委監督委員會(hui) 主任卓嘎高興(xing) 地說。
幸福指數實現新提升
“十三五”時期,山南市人均預期壽命從(cong) 67歲提高到70.6歲,全市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學校實施了供暖供氧工程……數字反映了山南市的發展變化,也折射了山南市各族群眾(zhong) 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山南市實現了從(cong) 沒有“三甲”醫院到擁有兩(liang) 家“三甲”醫院的轉變。今年68歲的山南市退休幹部卓嘎拉姆告訴記者:“過去,大家一有病就去拉薩或內(nei) 地去看。自從(cong) 山南市人民醫院和山南市藏醫醫院成為(wei) ‘三甲’醫院後,大家有病都在山南看了。”
健康衛生事業(ye) 快速發展,既方便了群眾(zhong) ,更讓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卓嘎拉姆說:“以前,去成都看一次病,僅(jin) 路費就要花四五千元,加上吃、住等花銷,那就更多了。現在,在市裏看病就能把這些費用省下來,大大減輕了我們(men) 老百姓的經濟負擔。”
“過去,沒考上內(nei) 地西藏班,就感覺沒有希望考一所好大學。”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洛桑頓珠說,“援藏老師來了以後就不一樣了,他們(men) 不僅(jin) 教得認真,方法也多,很多以前不懂、不會(hui) 的,經他們(men) 一講很多都會(hui) 了。有時,和考上內(nei) 地西藏班的同學交流,一些知識點他們(men) 不會(hui) ,我們(men) 早掌握了,內(nei) 心還有些竊喜呢。”
“綠水青山,美好家園”讓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充滿了希望。“十三五”時期,在原有基礎上,山南市大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加快推進雅魯藏布江中遊“百裏生態走廊”建設,堅持每年開展“萬(wan) 人萬(wan) 畝(mu) ”義(yi) 務植樹活動,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如今的山南,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li) 西藏”的重要指示落到了實處,成為(wei) 西藏唯一的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擁有自治區級生態縣7個(ge) 、鄉(xiang) (鎮)73個(ge) 、村(居)518個(ge) 。如今,開車從(cong) 澤貢高等級公路經過,人們(men) 都會(hui) 為(wei) 公路兩(liang) 側(ce) 的“綠色長廊”而讚歎不已。平均寬1800多米、長160多公裏、麵積達45萬(wan) 畝(mu) 的“綠色長廊”,讓雅魯藏布江披上了“綠衣”。
醫療、教育、美麗(li) 家園建設等民生領域的大幅改善,讓山南人民對“十四五”和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我相信,今後我們(men) 的生活水平會(hui) 越來越高,日子也會(hui) 越過越美。”卓嘎拉姆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研究製訂《實施方案》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日前,記者從西藏山南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第8次會議上了解到,山南市研究製訂《山南市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實施方案》,全麵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詳細] -
西藏山南市錯那縣強化黨建引領鞏固脫貧成果
“學”字當頭做功課,牢記守邊思想。始終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開展工作的主抓手,通過采取“以點帶麵”“以上率下”的工作方式。[詳細] -
雅魯藏布江中遊風沙得到有效遏製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西藏山南市脫貧攻堅成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五年來,山南市完成植樹造林4.5萬畝、防沙治沙麵積40萬畝,雅魯藏布江中遊“沙進人退”現象得到有效遏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