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林芝市脫貧攻堅亮點掃描

發布時間:2020-12-22 09:34:00來源: 西藏日報

  在魯朗林海的高山牧場,農(nong) 牧民吃上了“旅遊飯”。牧場附近的牧民邊巴告訴記者,這幾年旅遊發展得好,村裏的馬隊和射箭項目服務高峰期一天能有3萬(wan) 元收入,2019年他們(men) 家拿到了近8萬(wan) 元的旅遊分紅。

  多吉卓瑪是波密縣多吉鄉(xiang) 達大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9口人,母親(qin) 年邁多病,4個(ge) 孩子還未成年,她必須在家照顧家人,隻能靠丈夫打零工維持生計。雖然夫妻二人踏實肯幹、能吃苦,且致富願望十分強烈,但苦於(yu) 沒有資金來源,整個(ge) 家庭生活一直很困難。

  正在他們(men) 為(wei) 生計受煎熬的時候,農(nong) 行多吉鄉(xiang) 營業(ye) 所為(wei) 其宣講了金融精準扶貧好政策,並頒發了“免抵押、免擔保、5萬(wan) 元、期限3年、利率1.08%”的金融精準扶貧貸款證。多吉卓瑪興(xing) 奮地說:“沒想到我也可以申請貸款,不敢相信有這麽(me) 好的事兒(er) 。”

  近年來,林芝市聚焦脫貧攻堅,大力建設基礎設施安民,提升生活質量、聚焦就業(ye) 扶貧,抓鞏固提升、以生態旅遊助力精準脫貧,取得了一係列成效。

  建好基礎設施 提升生活質量

  “以前的村子不像現在這樣既幹淨又整潔,髒亂(luan) 現象很常見,村民‘等靠要’思想嚴(yan) 重。”米林縣邦仲村支部書(shu) 記伍金次仁說。對此,邦仲村“兩(liang) 委”班子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以“支部聯黨(dang) 員,黨(dang) 員聯群眾(zhong) ”雙聯共進管理服務工作推進村務管理。

  開化村民“等靠要”思想,攜手共贏改善人居環境,完善村約保障村容村貌,傾(qing) 力拓寬脫貧門路……

  如今的邦仲村,家家住上了新房,成為(wei) 米林縣住房實現人畜分離的第一村。村裏各項基礎設施完善,水電齊配,健身器材也安裝了;還修通了5公裏的村級公路;網絡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村裏配備了3名村醫,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村民健康也有了保障;全村30餘(yu) 名適齡兒(er) 童全部在多卡中心完小就讀,入學率達100%。

  基礎設施建設是小康村建設的基礎。林芝市扶貧辦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任閆新航介紹,截至目前,全市農(nong) 村飲水安全人口普及率100%、通電率100%、鄉(xiang) 鎮移動信號覆蓋率100%、光纜傳(chuan) 輸覆蓋率96%、行政村網絡覆蓋率100%,郵政普遍服務實現全覆蓋。

  聚焦就業(ye) 扶貧 抓鞏固提升

  “養(yang) 豬場的壓力比較大,關(guan) 係到我們(men) 家及另外19戶村民的生活,但是我有信心帶領他們(men) 脫貧致富。”阿胖指著養(yang) 豬場自信滿滿地說。阿胖作為(wei) 致富帶頭人,同時也是京都村的村主任。雖然自己辦起了養(yang) 豬場,但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致富不忘鄉(xiang) 親(qin) 。他的養(yang) 豬場采用“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雇傭(yong) 貧困戶務工,還教授養(yang) 豬技術,讓貧困戶按股分紅。據統計,養(yang) 豬場可帶動京都村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5000元,每年給予村集體(ti) 3000元補貼,帶動全村持續增收。

  林芝市將貧困群眾(zhong) 轉移就業(ye)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堅持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強化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指導和跟蹤服務,大力支持高校畢業(ye) 生特別是農(nong) 牧區貧困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製定市級領導幹部“一對多”、縣級領導幹部“一對一”幫扶就業(ye) 機製,高位推進貧困家庭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37名市級領導牽頭、各級各部門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共同發力,幫扶貧困家庭高校畢業(ye) 生全部實現就業(ye) 。

  同時,突出實效實用原則,緊密結合餐飲服務、機械操作等貧困群眾(zhong) 參與(yu) 度高的就業(ye) 創業(ye) 工種,實施“送培下鄉(xiang) ”,確保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創業(ye) 能力得到進一步精準提升。

  生態旅遊 助力精準脫貧

  林芝海拔低、森林覆蓋率高。雅魯藏布大峽穀、南迦巴瓦峰、藏布巴東(dong) 瀑布群等都是林芝乃至全區頂級的旅遊資源,更是林芝的旅遊精品。

  林芝市委、市政府在製定經濟發展思路時,把生態旅遊業(ye) 列入支柱產(chan) 業(ye) 加以發展,從(cong) 政策措施、領導力量、協調機製和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麵給予傾(qing) 斜。在具體(ti) 工作中,相關(guan) 部門采取“請進來、出點子,走出去、搞促銷”等方式,培育客源市場;舉(ju) 辦各種旅遊文化節等,培育旅遊市場;逐步擴大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初步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相配套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從(cong) 而使生態旅遊的支柱產(chan) 業(ye) 地位更加突出。

  推動農(nong) 牧民融入旅遊發展過程,使自然資源不僅(jin) 成為(wei) “聚寶盆”,更成為(wei) 流向農(nong) 牧民袋子的“現金流”。瞄準市場發展需求,林芝市重點規劃、引導、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業(ye) ,幫助農(nong) 牧民獲得“真金白銀”。米林縣南伊溝是珞巴族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以前,他們(men) 主要以狩獵為(wei) 生。現在,他們(men) 不僅(jin) 能在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中采集鬆茸等名貴菌類換取收入,還紛紛辦起了家庭旅館,參與(yu) 到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中,收入節節攀升。

  “2019年,我家的家庭旅館收入超過了2萬(wan) 元。除此之外,每年上山采集鬆茸等也能賺取5000元左右。”算起自家的收入,珞巴族小夥(huo) 亞(ya) 夏一臉自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實名製就業率超99%

    山南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以“八個一批”為支撐、以“就業援藏”為依托,強化崗位開發,突出平台搭建,優化就業環境,抓實政策兌現,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高質量發展目標。[詳細]
  • 西藏那曲市脫貧攻堅亮點掃描

    截至目前,那曲市牧發公司與8家區內外企業、6家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與11縣(區)牧發公司、130家農牧民合作組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市、縣、鄉村三級牧業產業發展平台基本形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