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多舉措抓好產業扶貧
日前,記者從(cong) 西藏拉薩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獲悉,“十三五”以來,拉薩市始終把產(chan) 業(ye) 扶貧作為(wei) 踐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作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治本之策,正確處理好“十三對關(guan) 係”,著力在就業(ye) 有崗位、收入有門路、脫貧有出路上下功夫,不斷探索適合拉薩發展的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促進貧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切實鞏固脫貧成效,為(wei) 打贏打好高質量脫貧收官之戰奠定了基礎。
始終堅持政府推動,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拉薩市、縣兩(liang) 級政府把貧困群眾(zhong) 的特殊性與(yu) 本區域資源優(you) 勢、市場需求等有機結合,嚴(yan) 格落實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性資金,把握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編製了《拉薩市“十三五”產(chan) 業(ye) 精準扶貧規劃》,分年度製訂實施方案,明確了產(chan) 業(ye) 規模化發展布局,組織引導貧困群眾(zhong) 發展產(chan) 業(ye) 脫貧致富。在此基礎上,積極開辟產(chan) 業(ye) 扶貧發展資金融資渠道,由拉薩市平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wei) 融資平台,為(wei) 產(chan) 業(ye) 項目提供資金保障。
探索實施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牢牢把握市場主動權。拉薩市積極發揮龍頭企業(ye) 在資源、管理、技術、銷路等方麵的優(you) 勢,探索出“企業(ye) +合作社+貧困戶”“企業(ye) +基地+貧困戶”的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目前,全市共有17家龍頭企業(ye) 參與(yu) 產(chan) 業(ye) 扶貧,帶動3291戶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了企業(ye) 與(yu) 貧困戶“雙贏”。此外,采取“合作社+貧困戶”“黨(dang) 支部+合作社+貧困戶”“能人+合作社+貧困戶”等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發展產(chan) 業(ye) ,帶動貧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有285家農(nong) 牧民合作社參與(yu) 精準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共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8507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堅持品牌助力,形成提質增效新格局。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you) 勢,拉薩市著重打造特色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加工業(ye) 、商貿物流業(ye) 、旅遊文化業(ye) 、資源開發利用六大扶貧主導產(chan) 業(ye) ,著力打造特色支柱產(chan) 業(ye) ,實現了貧困群眾(zhong) 就近就便融入本地產(chan) 業(ye) 發展;著力打造“一縣一品”,最大限度避免縣區間產(chan) 業(ye) 同質化競爭(zheng) ,實現貧困群眾(zhong) 充分就業(ye) ,共享發展帶來的紅利,確保脫貧不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發展特色產業:讓群眾日子“牛”起來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拉薩市達孜區立足達孜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了以企業帶動脫貧、百姓自主創收的良好局麵,讓群眾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詳細] -
拉薩市氣象融媒體助力特色扶貧產業發展
拉薩市氣象局副局長熊亞軍表示,“氣象+媒資+企業+扶貧”模式,在助力精準扶貧的同時極大提高了氣象部門的影響力,具有示範借鑒意義。[詳細] -
西藏金融扶貧貸款餘額逾1300億元
24日上午,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金融助力西藏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