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五年來全社會用電量增幅超100%
寒冬臘月的夜晚,打開一盞燈,光亮便能填滿整個(ge) 房間;打開電暖器,屋內(nei) 很快溫暖如春。這些對大多數人來說稀鬆平常的生活,卻曾是雪域高原人民殷切期盼的大事。
得益於(yu) 清潔電源和大電網建設,西藏自治區用電負荷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十三五”規劃期間,西藏全社會(hui) 用電量從(cong) 2015年的40.53億(yi) 千瓦時,到2020年全年預計達到82.45億(yi) 千瓦時,增幅超過100%。
和平解放前,西藏僅(jin) 有1座裝機容量125千瓦、隻能斷斷續續發電的小水電站,僅(jin) 供少數上層貴族使用。和平解放後,在黨(dang) 中央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下,西藏電力工業(ye) 開始起步,1960年拉薩納金水電站正式送電,拉薩普通市民首次用上電燈。此後,羊八井地熱電站和羊湖、金河等水電站先後建成,特別是隨著近年來一批大型光伏電站相繼建設,西藏綜合能源體(ti) 係逐步形成。
2010年起,國家在雪域高原連續建設青藏聯網、川藏聯網、藏中聯網3條“電力天路”,電力入藏和藏電外送有了可靠通道。
與(yu) 此同時,隨著西藏“戶戶通電”、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及改造、新一輪農(nong) 網改造、“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工程等相繼完工,全區主電網不斷覆蓋延伸。到2020年年底,西藏電網已覆蓋全區74個(ge) 縣(區)和主要鄉(xiang) 鎮、人口近330萬(wan) ,有力推動了深度貧困地區、抵邊村寨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德吉康薩社區居民群眾:搬出幸福感 走上致富路
拉薩經開區德吉康薩社區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自2018年4月第一批搬遷群眾入住以來,便因地製宜將“搬得出、穩得住”作為工作重中之重。[詳細] -
富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人均收入增長超百倍
如今的克鬆社區裏建起了克鬆陳列館,開放黨支部舊址和克鬆莊園遺址供遊客參觀。[詳細] -
“十三五”期間 西藏新增減稅降費達1051億元
西藏全區稅務工作會議13日在拉薩召開,會上公布“十三五”期間,西藏新增減稅降費達1051億元(人民幣,下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