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財政持續發力“三農”工作
2016年以來,西藏自治區財政按照黨(dang) 中央和自治區黨(dang) 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要求,及時總結經驗,修訂完善支持政策,不斷構建和完善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政策體(ti) 係。政策體(ti) 係的構建和穩定實施,不僅(jin) 為(wei) 全區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wei) 西藏“十四五”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好“三農(nong) ”工作等工作提供了係統性的政策參考依據。
財政資金是實施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以及“三農(nong) ”工作的“軍(jun) 需糧草”,保障好資金投入是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好“三農(nong) ”工作最重要的環節。特別是在西藏自身財力十分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有力保障“三農(nong) ”工作資金需求成為(wei) 西藏取得“三農(nong) ”工作勝利的關(guan) 鍵所在。自2016年起,自治區財政從(cong) 全區實際出發,穩步推進以自治區級為(wei) 主的區、市、縣“三級”財政涉農(nong) 資金統籌整合使用機製,優(you) 先保障“三農(nong) ”工作。
“三農(nong) ”其中“一農(nong) ”即農(nong) 民。為(wei) 了促進西藏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脫貧致富,2016年以來,自治區財政堅持把扶貧開發與(yu) 生態保護並重,結合現行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chang) 機製、天然林保護工程、水生態治理等重大生態保護工程,通過統籌中央對民族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等資金,為(wei) 有勞動能力、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農(nong) 村低保人口、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提供草原監督員、村級水管員、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員、城鎮環境保護保潔員、村級環境監督員、廁所保潔員、地質災害群防群測員等生態保護專(zhuan) 職崗位,從(cong) 而讓貧困群眾(zhong) 通過參與(yu) 生態保護,實現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貧困群眾(zhong) 穩定增收的“雙贏”目標,有效彌補了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成長時間長、發揮效益慢,不能及時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這一“短板”。 據了解,2016年自治區財政安排全區生態保護崗位50萬(wan) 個(ge) ,2017年安排崗位62萬(wan) 個(ge) ,2018年安排崗位66.66萬(wan) 個(ge) ,2019年安排崗位65.5萬(wan) 個(ge) ,2020年安排崗位65萬(wan) 個(g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產業興 分紅樂——西藏山南加查縣產業扶貧項目富民記
這是記者在加查縣2020年度產業扶貧項目利益聯結分紅儀式現場看到的場景,各產業項目所在鄉鎮主要領導、產業項目運營主體及產業項目利益聯結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參加了分紅儀式。[詳細] -
人行昌都中支“七抓七促” 推進金融扶貧
自脫貧攻堅啟動以來,人行昌都中支以“七抓七促”為抓手,引領昌都市金融機構深入貫徹落實金融扶貧政策,助推昌都市脫貧攻堅取得更大成效。[詳細] -
西藏那曲:調結構 興產業
近年來,那曲市不斷調整畜牧產業結構,加大對龍頭企業建設力度,有效穩定龍頭企業與農戶、基地之間的聯係,提高組織化程度建立和發展基地,實現牧民增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