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戶普傑:搬出山溝溝 打拚新生活
39歲的普傑是仁布縣德吉林鎮艾瑪村村民。由於(yu) 普傑是一位單親(qin) 母親(qin) ,家中還有3個(ge) 小孩需要撫養(yang) ,2018年7月以前,普傑一直被列為(wei) 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那時候,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是我外出打零工的收入,幾個(ge) 孩子也需要偶爾在親(qin) 戚或鄰居家寄養(yang) 。當時,家裏住的是年久失修的破房子,經常漏雨。外出交通條件也很差,出門走到有柏油路的地方需要3小時左右,冬季風沙非常大,飲水不方便,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普傑回憶道。
2018年7月,建檔立卡貧困戶普傑一家四口搬出了艾瑪村的山溝,住進了由當地政府統一修建的仁布縣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搬遷後,仁布縣委、縣政府通過政府引導、群眾(zhong) 自願的方式,積極與(yu) 相關(guan) 行業(ye) 及企事業(ye) 單位溝通銜接,在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中開展需求摸底、培訓、勞務輸出,全力幫助群眾(zhong) 實現穩定就業(ye) 。2018年底,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普傑在縣城開了一家服裝店,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ye) 的願望。去年一年,普傑服裝店的收入就達到了近4萬(wan) 元。
“感謝黨(dang) 和政府讓我們(men) 住上了這麽(me) 好的房子,現在孩子們(men) 走路十分鍾就能到學校,我們(men) 每天既能方便上下班,還可以抽出時間陪孩子,這樣的生活我以前想都不敢想。下一步,我打算好好經營服裝生意,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致富夢。同時,用更多的時間做好孩子的教育,讓孩子真正走出大山!”普傑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林周縣總工會關愛“三岩”片區搬遷職工子女
通過前期了解,得知搬遷安置點的孩子缺少棉衣,林周縣總工會呼籲社會關注、爭取捐贈物資,給孩子們送去了棉衣。[詳細] -
“80後”次仁曲珍:返鄉創業 帶頭致富
拉薩市達孜區唐嘎鄉有一位“80後”阿佳,她回鄉創業,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農業科學技術,在家鄉的土地上種出了蔬菜,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詳細] -
藏香裏的幸福味道
近年來,西藏大力扶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因地製宜組織成立種植業、農畜產品加工業、物流運輸業、民族手工業等有優勢有特色的專業合作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