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5年過渡期 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對脫貧縣從(cong) 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ti) 穩定。如何用好5年過渡期,對黨(dang) 員幹部提出了新要求。
繼續支持脫貧地區增強內(nei) 生發展能力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開幕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委常委曲新勇向媒體(ti) 展示了一張地圖。上麵的曲線表示他從(cong) 西藏日喀則到阿裏地區的調研行程,此外還簡要標注了他在調研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產(chan) 業(ye) 鏈缺失,產(chan) 業(ye) 分散,規模小。”“人才十分匱乏,在科學養(yang) 殖、種植方麵差距明顯。”
在曲新勇看來,雖然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絕對貧困已基本得到消除,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升,但是,以西藏邊疆地區為(wei) 代表的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還存在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薄弱、布局不均衡,農(nong) 牧民抗風險能力弱,成片返貧的風險較大等突出問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xiang) 區域差距、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和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
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加持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西部地區脫貧縣集中支持一批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堅持和完善東(dong) 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機製,發揮中央單位和社會(hui) 力量幫扶作用,繼續支持脫貧地區增強內(nei) 生發展能力。
作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下獨具特色的扶貧探索,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的成功實踐,彰顯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為(wei) 單獨一節,擺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hui) 建設水平”之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yu) 淼傑認為(wei) :“經濟發展並不是終極目標,人民獲得、人民幸福才是真正的目標,共享要強調的是不僅(jin) 要把蛋糕做大,同時,一個(ge) 都不落下。我們(men) 不隻是要照顧好最前麵的那一部分,同時也要拉一拉最後麵的那些老百姓。”
地處高原的寧夏,自然條件相對惡劣。“閩寧模式”實施20多年來,從(cong) 閩寧鎮到西海固再到寧夏全區,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製度曆經多次完善、不斷成熟,從(cong) 資金援助、教育和醫療資源幫扶上升到以精準扶貧為(wei) 導向的產(chan) 業(ye) 幫扶,靶向幫扶拔窮根的路徑越來越清晰。
以“閩寧模式”為(wei) 代表,東(dong) 西部多個(ge) 省區市結成對子,實現了對30個(ge) 民族自治州的幫扶全覆蓋——
經過多年探索與(yu) 實踐,浙江省寧波市與(yu) 貴州省黔西南州已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新格局,開創了優(you) 勢互補、共進雙贏的良好局麵。
山東(dong) 省青島市與(yu) 甘肅省隴南市加強東(dong) 西部協作,將產(chan) 業(ye) 培育作為(wei) 加速隴南脫貧奔小康的核心任務,同時不斷加大勞務輸轉、消費扶貧、人才引進等方麵的協作力度,從(cong) 單向“輸血”到雙向協作、資源共享,不僅(jin) 幫助隴南貧困群眾(zhong) 脫貧增收,也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持續發展蓄力。
有外國學者指出,在許多國家的發展曆程中,全民共享發展往往是缺失的一環。而中國的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成為(wei)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通過加強區域合作、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拓展對內(nei) 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壓緊壓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責任
5575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960多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擺脫了“一方水土難養(yang) 一方人”的困境,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超過2100萬(wan) 套,城鎮新增就業(ye) 超過6000萬(wan) 人……
政府工作報告中一連串數字背後,承載的是群眾(zhong) 心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體(ti) 現的是黨(dang) 員幹部求真務實、較真碰硬的堅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保證了脫貧攻堅戰打得贏、打得好。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曆史性成就後,以什麽(me) 樣的態度繼續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銜接工作?
2月28日,雲(yun) 南省會(hui) 澤縣近2000名務工人員,乘坐人社部門組織的8個(ge) 車次的免費“務工專(zhuan) 列”,向浙江、廣東(dong) 、江蘇出發。
勞務輸出不僅(jin) 是就業(ye) ,更是產(chan) 業(ye) 。會(hui) 澤縣人社部門統籌安排,采取“點對點、麵對麵、一對一”方式,在組織報名、協調聯係、跟車服務等方麵做足前期準備工作,推動勞動力轉移就業(ye) ,讓外出務工群眾(zhong) “出門進車門、下車進廠門”。
不搞花拳繡腿,不搞繁文縟節,不做表麵文章,堅決(jue) 反對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把一切工作都落實到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問題上。
在山西,麵對當地複雜的“三農(nong) ”情況,黨(dang) 員幹部以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總抓手,以農(nong) 民增收為(wei) 中心任務,以問題為(wei) 導向,牢記群眾(zhong) 利益,真到田間地頭、真到群眾(zhong) 中去,掌握真情況,了解真問題,找準真矛盾,真心真意研究解決(jue) 問題的真措施和真辦法。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是表麵文章,不能掛在牆上,要實實在在地落到地上,變成群眾(zhong) 可觸摸可感受的真實的幸福。
位於(yu) 大涼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曾是一個(ge) 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如今,當地大力發展種養(yang) 、文旅產(chan) 業(ye) ,實現整體(ti) 脫貧。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三河村第一書(shu) 記李凱表示,還沒到鬆口氣、歇歇腳的時候,他會(hui) 和全村黨(dang) 員幹部一起,帶領大家充分利用好村裏的文化和農(nong) 業(ye) 資源,把特色產(chan) 業(ye) 做起來,讓村民共享產(chan) 業(ye) 發展紅利,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篇章。
在這次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壓緊壓實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責任,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對此,各地紀檢監察機關(guan)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保障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穩步實施。
在貴州省黔西縣,當地紀委監委將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納入日常重點監督清單,整合縣鄉(xiang) 村三級監督力量,圍繞涉農(nong) 補貼、涉農(nong) 項目、產(chan) 業(ye) 資金等進行“靶向”監督,以開展“大走訪”活動等方式,延伸監督觸角,著力發現群眾(zhong) 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
為(wei) 拓寬監督渠道,黔西縣把紀檢監察監督與(yu) 相關(guan) 縣直部門監管有效聯動銜接,把脫貧後“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政策落實情況等作為(wei) 重點開展精準監督,整合“四項監督”和審計監督等其他監督力量,切實增強正風肅紀的精準性、有效性,著力提升監督質效。
深化改革,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2月25日,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正式掛牌成立。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資源與(yu) 農(nong) 業(ye) 區劃研究所研究員薑文來表示,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掛牌標誌著開啟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曆史新起點,鄉(xiang) 村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隻有迅速補上這塊短板,才能加速現代化建設。
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ya) 於(yu) 脫貧攻堅。麵對深刻變化的國內(nei) 外環境,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ti) 係、工作體(ti) 係、製度體(ti) 係,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脫貧縣從(cong) 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ti) 穩定。報告還提出,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ye) ,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分層分類加強對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從(cong) 改革開放到今天,農(nong) 村改革一直是激活主體(ti) 、激活要素、激活市場的法寶。新階段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仍然要用好改革這個(ge) 法寶。
事實上,不少地方正在進行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改革實踐——山裏的“土貨”,搖身變為(wei) 生態產(chan) 品;過去脫貧“等靠要”,現在主動走出去學習(xi) ;曾經的支援幫扶單一思路,如今拓展為(wei) 共同打開發展景深……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除了農(nong) 業(ye)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建設,還要通過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讓鄉(xiang) 村麵貌發生顯著變化,鄉(xiang) 村發展活力充分激發,鄉(xiang) 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農(nong) 村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農(nong) 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
“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內(nei) 容廣泛,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房屋質量、人居環境的改造,甚至人才隊伍的建設等方方麵麵。這些領域,恰恰是我們(men) 現在農(nong) 村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通過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能夠盡快彌補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的短板和薄弱環節,為(wei) 我們(men)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相輔相成。當前,我國鄉(xiang) 村形態正在快速演變,村莊格局正在轉型重塑。去年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第一仗——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東(dong) 部和中西部城市近郊農(nong) 村改廁基本完成;90%以上行政村建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近30%農(nong) 戶生活汙水得到有效管控;美麗(li) 鄉(xiang) 村,直接提升著農(nong) 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強調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一體(ti) 設計、一並推進,一方麵原因就是在我們(men) 國家現代化進程中,農(nong) 業(ye) 現代化、農(nong) 村現代化是落在後麵的。另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農(nong) 村的現代化相對農(nong) 業(ye) 現代化而言,起點要更低一些,未來追趕的壓力更大、任務更艱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nong) 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xing) 慶表示。
按照要求,我國到2025年,要創建500個(ge) 左右示範區,形成梯次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格局。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一項重大任務。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事業(ye) ,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men) 必須把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wei) 功,向著這個(ge) 目標更加積極有為(wei) 地進行努力。”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洪向華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國人大代表紮西江村:基層治理成效助推鄉村振興
紮西江村表示,深入開展鄉村治理,增強了農牧區群眾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家園的信心和決心。[詳細] -
西藏昌都市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精準銜接,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近年來,昌都持續推進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累計投資4.93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6805戶,農牧區貧困人口危房實現清零。[詳細] -
種蘑菇、養駱駝.....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走新路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各種特色村鎮蓬勃發展,依托特色產業,向鄉村振興邁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