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延遲退休改革應尋求“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平衡點

發布時間:2021-03-15 10:21:00來源: 西藏日報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專(zhuan) 家表示,延遲退休改革不會(hui) “一步到位”,也不會(hui) 搞“一刀切”,將區分不同群體(ti) ,采取適當節奏、穩步推進、逐步到位。

  專(zhuan) 家表示,所謂“小步調整”,是指延遲退休改革采取漸進式改革,每年延遲幾個(ge) 月或每幾個(ge) 月延遲1個(ge) 月,節奏總體(ti) 平緩。改革前期臨(lin) 近退休的人,隻會(hui) 延遲1個(ge) 月或幾個(ge) 月,對個(ge) 人工作生活的影響不會(hui) 太大。對於(yu) 年輕勞動者,延長的幅度會(hui) 大一些,但距離退休的時間較長,有很長的調整期和適應期。

  此外,“彈性實施”意味著延遲退休不會(hui) 搞“一刀切”,而是要增加個(ge) 人自主選擇提前退休的空間。專(zhuan) 家指出,不同職業(ye) 群體(ti) 、不同崗位的就業(ye) 穩定性和工作強度以及個(ge) 人身體(ti) 狀況、家庭需求和價(jia) 值追求存在差異,由此產(chan) 生的訴求各不相同。延遲退休改革,應該充分考慮這種多元化需求。

  根據安排,延遲退休要與(yu) 現行退休政策平穩銜接。對於(yu) 現有不同職業(ye) 、地區、崗位存在的一些政策差異,要保持政策延續性,區分不同群體(ti) ,采取適當節奏穩步推進,確保政策調整前後有序銜接,平穩過渡。

  分析指出,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適應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受教育年限延長,以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必然選擇。改革是必然的,但過程依然是審慎的,曆經多年研究論證,旨在尋求不同群體(ti) 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以及“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的最佳平衡點,力求使延遲退休改革平穩落地、順利實施,推動經濟社會(hui) 的協調發展。(綜合新華社、央視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