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拉薩尼木縣首個種菌人張輝曉:小小食用菌結出“團結花”

發布時間:2021-04-06 13:24:00來源: 西藏日報

  “咱們(men) 今天的菌怎麽(me) 樣?”來自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張輝曉在拉薩市尼木縣食(藥)用菌工廠化種植基地詢問著。

  張輝曉是尼木縣第一位種植食用菌的人,早在2014年他便開始思考,如何能用現代種植技術把食用菌種上高原?怎樣讓菌更美味、更有營養(yang) 價(jia) 值?

  於(yu) 是在2015年尼木縣吞彌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招商引資時,張輝曉便帶著夢想來到了文香故裏。

  在尼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nong) 業(ye) 園建成了食(藥)用菌種植基地,開始工廠化生產(chan) 研發適合本地的食用菌品種。

  然而這第一位“吃螃蟹”的人在種植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高原種植菌類與(yu) 內(nei) 地種植菌類的方法完全不能如法炮製。

  尼木縣的海拔、空氣濕度、土壤、紫外線等外在因素讓張輝曉種植的30畝(mu) 價(jia) 值80萬(wan) 元的羊肚菌沒有得到任何收成。

  次年,張輝曉帶著土壤、水赴內(nei) 地谘詢種植專(zhuan) 家,還到處求教在種植菌類的同行。

  在專(zhuan) 家和同行的指導下,張輝曉提前了羊肚菌種植的時間,並為(wei) 了增加空氣濕度增加了在羊肚菌種植區域塑料膜。種植羊肚菌的光線要求比較暗,就專(zhuan) 門定製密度較大的遮陽網來調低光線。

  如今,基地有羊肚菌、猴頭菇、桑黃等8類菌。尼木縣本地就業(ye) 群眾(zhong) 也從(cong) 2015年的20名增加到了如今的80名。

  “多布吉、啊吉等基地的鄉(xiang) 親(qin) ,在春種、秋收時都會(hui) 主動放下家裏的農(nong) 活,趕到基地來種植菌。春節更是主動留守在基地守護著基地裏的菌。就是因為(wei) 這些淳樸的鄉(xiang) 親(qin) 讓我一次次感動,才讓我更有信心把基地辦得越來越好。”張輝曉誠懇地說。

  在脫貧致富的小康路上,與(yu) 尼木縣群眾(zhong) 一起種出了雪域高原的“團結花”。他感恩地說:“這些年真的非常感謝尼木縣委、縣政府、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雙創’辦、拉薩淨土等各級單位對我們(men) 的關(guan) 注,對銷量的幫助,現在才有這麽(me) 多群眾(zhong) 可以就近就業(ye) 。新的一年,我們(men) 將會(hui) 重點種植市場需求量大的菌,再拓寬銷售渠道,讓鄉(xiang) 親(qin) 手上的分紅再多一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