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雲端】西藏多瑪鄉:特色產業發展為更多人鋪就創收之路
新利平台訊 國道219旁,貢秋頓珠和妻子白瑪曲卓正在自家茶館忙活著,這個(ge) 不大的茶館三三兩(liang) 兩(liang) 坐著喝茶聊天、玩骰子的村民。白瑪曲卓時不時地給客人倒著茶,閑聊上幾句。貢秋頓珠指著窗外的大型裝載機告訴記者,今年他已經掙了5萬(wan) 元錢了。
圖為(wei) 貢秋頓珠在自家茶館內(nei) 攝影:趙耀
貢秋頓珠所在的多瑪鄉(xiang) 屬於(yu)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日土縣,下轄多瑪村和烏(wu) 江村。世代放牧的一家人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放下了手裏的“烏(wu) 爾朵”,握上了方向盤、端起了茶壺,過上了安居樂(le) 業(ye) 的生活。
2017年,貧困戶貢秋頓珠將家裏的116隻羊以股份的形式入股到了多瑪村牧業(ye) 股份合作社,解放了勞力之後,夫妻二人就做起生意來,2020年全家收入達到了19萬(wan) 元。“相比以前放牧的日子,現在的生活好多了。住進了新房子,有了新工作,靠著我們(men) 自己的雙手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幸福生活。”貢秋頓珠笑著說。
圖為(wei) 貢秋頓珠家的客廳 攝影:趙耀
2016年5月,多瑪鄉(xiang) 按照入社自願,退社自由的原則,以“草場共用、放牧輪流、解放勞力,轉移創收,聯戶輪牧、規模經營、效率第一、富民強鄉(xiang) ”的畜牧業(ye) 改革基本思路,成立了多瑪村牧業(ye) 股份合作社。起初,入社牧戶有47戶,121人,入股牲畜7532(頭隻匹)。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和壯大,目前全村牧業(ye) 股份合作社共入社牧戶120戶、436人,入股牲畜19215(頭隻匹)。合作社經營範圍有純牛奶、酸奶、奶渣、幹肉、藏式切糕、酥油、活畜牛羊、羊絨、羊毛等。
圖為(wei) 多瑪鄉(xiang) 攝影:趙耀
隨著牧業(ye) 改革推進、集體(ti) 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形成了多瑪村聯合放牧組織、多瑪村磚廠、烏(wu) 江村糌粑加工廠、多瑪村短期育肥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等一大批成熟產(chan) 業(ye) ,通過產(chan) 業(ye) 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就業(ye) 問題。該鄉(xiang) 已於(yu) 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截至2020年底,全鄉(xiang) 人均收入達到16000元左右。
下一步,多瑪鄉(xiang) 將總結多瑪村牧業(ye) 股份合作社的成功經驗,在烏(wu) 江村實施牧業(ye) 改革,組建畜牧業(ye) 合作社,發展畜牧業(ye) 適度規模經營模式,著力解決(jue) 當地規模性生產(chan) 帶富力不足,單家獨戶小生產(chan) 勞動力成本高、經營效益低等問題。(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趙耀 王媛媛 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致富門路引進來 讓更多能人舒心返鄉創業
返鄉創業,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給家鄉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詳細]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去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率99.81%
據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人社局負責人介紹,2020年共實名製登記堆龍德慶區戶籍的應屆高校畢業生540名,已就業539人,並已全部落實“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工作機製。[詳細] -
西藏那曲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成績喜人
並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工作前移,去年年初開始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檔案,目前,2020年高校畢業生實名製信息錄入率達10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