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帶頭人偉旦的小小裁縫店圓了致富夢
在西藏那曲市索縣加勤鄉(xiang) ,有這樣一位淳樸的“壯漢”,在黨(dang) 的好政策的幫助下,他依靠自身的努力,實現了從(cong) 一名普通群眾(zhong) 到裁縫店老板的華麗(li) 轉身,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就是嘎米卡村的致富帶頭人偉(wei) 旦。
走進偉(wei) 旦的裁縫店,讓人不禁眼前一亮,一間不大的店裏,十幾名工人正低頭忙碌著,他們(men) 坐在各自的縫紉機前,雙手在縫紉機上有節奏的來回劃動,他們(men) 有的在縫製門簾、“香布”,有的在縫製藏裝、藏式工藝品,幹勁十足。
裁縫店的另一頭,則呈現出另一番景象:顧客絡繹不絕,他們(men) 在精美的藏裝、卡墊和掛毯前流連,不時地交流著……幾分鍾後,顧客將打包好的商品拿到櫃台,遞上鈔票,就這樣,一批縫紉製品,轉化成為(wei) 一筆收益。
看到記者,偉(wei) 旦麵帶微笑迎上前來,他說:“我們(men) 店裏的商品物美價(jia) 廉,深受附近老百姓的喜愛,生意一直都很好呢!”
三年前,偉(wei) 旦的生活是另一番模樣。那時候,家家戶戶靠著采挖冬蟲夏草,“每年的五六月份,我們(men) 一家人到山上挖蟲草,就這樣,一年的活就幹完了,剩下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偉(wei) 旦告訴記者,久而久之,村裏的“閑人”“懶漢”也多起來了。
由於(yu) 家裏人口多、勞動力少,單一的收入讓偉(wei) 旦一家的生活慢慢變得拮據。為(wei) 了解決(jue) 家庭困難,偉(wei) 旦思考再三,做了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創業(ye) 。
由於(yu) 本地沒有一家正規的裁縫店,而群眾(zhong) 又熱衷於(yu) 購置藏裝,偉(wei) 旦果斷把創業(ye) 的“寶”押在了經營裁縫店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2018年7月,一家以主營藏式服裝、兼營藏式手工藝品的裁縫店開張了。
萬(wan) 事開頭難。一開始,偉(wei) 旦也碰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資金緊缺、進貨渠道不通暢、缺少縫紉技工等,但他並沒有氣餒——資金緊缺,他就找到扶貧辦的工作人員,幫忙對接到一筆政策性無息貸款;進貨渠道不通暢,他就特意到那曲、拉薩等地,買(mai) 來各式各樣的布料;缺裁縫,他就尋遍全縣,請來一位縫紉技師,來店裏做縫紉技術指導。就這樣,創業(ye) 的“絆腳石”被一一清除,對勤勞能幹的偉(wei) 旦,村民們(men) 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偉(wei) 旦店裏的服裝樣式新穎、質量上乘,手工藝品製作精美、款式多樣,深得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青睞,顧客漸漸多了起來。如今,偉(wei) 旦的裁縫店平均每月都有24000元左右的盈利——偉(wei) 旦的創業(ye) 成功了!
偉(wei) 旦的故事,漸漸地在十裏八鄉(xiang) 傳(chuan) 開,不少村民也紛紛效仿,也有一些村民希望到偉(wei) 旦的店裏打工。同時偉(wei) 旦也看到,有許多村民還在為(wei) 生計發愁。“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我當年創業(ye) ,黨(dang) 和政府幫了我很多,這是我的幸運,現在,我想把這份幸運傳(chuan) 遞給更多需要的人。”於(yu) 是,偉(wei) 旦一方麵著手擴大店麵,一方麵在索縣和加勤鄉(xiang) 張貼招聘啟事,吸收更多困難群眾(zhong) 前來就業(ye) 。
“我年紀大了,無法外出務工。偉(wei) 旦把我招錄到店裏,每個(ge) 月我能拿到3500多元的工資,不僅(jin) 讓我實現了就近就業(ye) ,還改善了家庭生活質量。”談到入職裁縫店,加勤鄉(xiang) 3村的縫紉技師巴桑充滿感激地說。
像巴桑這樣的困難群眾(zhong) ,裁縫店先後招收了十幾個(ge) ,“不僅(jin) 可以讓他們(men) 掌握技術,還能拿到相應的報酬,改善他們(men) 的家庭生活,可以說是一舉(ju) 多得了。”偉(wei) 旦告訴記者,“今後,像這樣帶動致富的善舉(ju) ,我們(men) 裁縫店會(hui) 一直做下去,要讓更多群眾(zhong) 受益”。
偉(wei) 旦自主脫貧、主動帶貧的經曆,隻是索縣千千萬(wan) 萬(wan) 脫貧故事中的一個(ge) 縮影。如今,通過各種惠民利民政策,越來越多的索縣群眾(zhong) 正不斷開拓幹事創業(ye) 的渠道,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致富奔小康的夢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那曲安多縣多舉措促進農牧民轉移就業
近年來,那曲市安多縣正確處理好技能培訓和崗位就業、外出就業和就近就業“兩對關係”,著力強化教育約束、技能培訓、轉移就業三個關鍵環節,有效促進牧民就業增收,取得顯著成效。[詳細] -
西藏山南浪卡子縣薩藏村索朗卓瑪家的脫貧故事 “脫貧,要感謝共產黨”
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全鄉平均海拔5573米,素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鄉”之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