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譜寫強村富民新篇章——今年西藏那曲市將切實做好脫貧攻堅鞏固工作
記者從(cong) 西藏那曲市相關(guan) 部門了解到,今年,那曲市將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目標,更加注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更加注重激發自主脫貧內(nei) 生動力,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下堅實的基礎。
鞏固提升“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水平
今年,那曲市將積極爭(zheng) 取中央水利發展資金和自治區財政水利發展資金用於(yu) 農(nong) 村供水工程維修養(yang) 護,同時強化“三個(ge) 責任”“三項製度”工作,探索和引入第三方維修養(yang) 護機製,對存在突出問題的農(nong) 村飲水安全工程點,重點加強管理維護,確保項目發揮效益。
繼續落實“四書(shu) 七長”責任製和定期報告製度,動態更新0到15周歲適齡兒(er) 童少年數據庫。繼續落實15年免費教育、15年“三包”及助學金政策,落實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
建立教育脫貧情況“日調度”“周報告”製,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殘疾兒(er) 童、留守兒(er) 童、學困生等四類特殊群體(ti) 進行登記、造冊(ce) ,建立適齡兒(er) 童少年入學台賬,通過開展減負增效、規範辦學行為(wei) 、送教上門等措施,確保全市義(yi) 務教育階段少年兒(er) 童不失學、不輟學。繼續執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實施免費教育補助政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開展教師大練兵、師資培訓、教學大賽等活動,研訓融合,按需施訓。通過向自治區教育廳爭(zheng) 取新分教師、新分學科緊缺教師,多渠道引進教師、調整教師學科結構,以及下鄉(xiang) 支教、教師援藏等措施,解決(jue) 師資量少、質弱、下不去的問題。
推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全麵覆蓋,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製度覆蓋範圍。對特困供養(yang) 人員、孤兒(er) 、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重度殘疾人員、重點優(you) 撫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ti) 個(ge) 人繳費按最高檔次給予全額補貼,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個(ge) 人繳費按最高檔次給予定額補貼。穩步推進“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統籌區域內(nei) “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製結算”,簡化優(you) 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異地就醫登記備案、結算服務流程。持續開展健康扶貧“三個(ge) 一批”措施,繼續實施包蟲病、大骨節病、地氟病防治工作。
動態監測農(nong) 牧區住房安全隱患排查,立行立改,發現一處、解決(jue) 一處,加快推進農(nong) 村危房改造進度。組織開展“回頭看”自查,對達不到危房改造安全要求的及時整改,確保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住房安全有保障。
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
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補齊集中安置點設施短板;加快農(nong) 牧區橋、路、防洪堤和安全飲水提升等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現有產(chan) 業(ye) 、就業(ye) 、就醫、就學、社保、結對幫扶等配套政策,公平合理分配收入、資源,確保搬遷群眾(zhong) 以穩定的收入、穩定的就業(ye) 、穩定的保障實現穩定入住。
那曲市建立健全基層黨(dang) 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提升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政策宣傳(chuan) 、環境衛生、社會(hui) 治安等組織能力,形成新的社區治理模式,實現辦事有地方、議事有組織、糾紛有人管、困難有人幫,引導搬遷群眾(zhong) 在當地黨(dang) 組織領導下發展生產(chan) 、改善生活,建立和睦鄰裏關(guan) 係,融入當地社會(hui) 。
加快拆舊複墾和房屋確權登記,對騰退拆除房屋按照相關(guan) 要求進行複墾複綠。督促加強拆舊複墾工作,根據《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百問百答》要求,確保此項工作有效推進。
全力推進就業(ye) 扶貧
今年,那曲市將繼續抓好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落實好生態崗位,發揮好生態補償(chang) 崗位托底安置作用,強化對生態補償(chang) 脫貧崗位人員的培訓和履職考核,提升貧困人員的勞動積極性。
在就業(ye) 增收上持續發力,在精準培訓、搜集崗位、精準對接、搭建平台、組織輸出、落實政策、精準服務等方麵下功夫,結合項目施工、產(chan) 業(ye) 建設、三產(chan) 發展、公共服務、援藏交流等方麵,提高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ye) 水平。建強市縣兩(liang) 級勞務公司,進一步提高勞動力轉移就業(ye) 組織化程度。
做好“誌智”雙扶工作
那曲市堅持既管“肚子”又管“腦子”,引導群眾(zhong) 進一步增強“五個(ge) 認同”。深入開展新舊西藏對比、“四講四愛”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對貧困群眾(zhong) 進行思想文化、法律道德和感恩教育,讓貧困群眾(zhong) 明白惠從(cong) 何來、恩向誰報,永遠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持續開展“引導宗教消費,助推脫貧攻堅,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行動,教育引導群眾(zhong) 理性對待宗教,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過好今生幸福生活。
強化鄉(xiang) (村)規民約管理約束作用,教育引導群眾(zhong) 改陋習(xi) 、轉觀念、樹新風,激發群眾(zhong) 勞動致富奔小康、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的熱情和信心。通過“講習(xi) 所”“牧民夜校”“微講堂”、技能培訓班等平台,加強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的基本文化素質、掌握和應用普通話能力、發展生產(chan) 和務工經商所需基本技能的培訓,提高技能增收、勞動致富的本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數說寶“藏”·70年巨變|547億!西藏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闊步向前
如今走進西藏農牧區,所有行政村都有移動信號,光纖寬帶通達率為99%,現代通信網絡體係讓西藏駛入“信息快速路”。[詳細] -
西藏解放第一村的電力變遷
崗托村,位於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東部,地處317國道沿線,與四川省德格縣隔江相望,是經四川進藏第一村。[詳細] -
洛隆縣扶貧(泉洛)特色產業園:飛地模式助力就業增收
近日,記者一行來到西藏昌都市洛隆縣扶貧(泉洛)特色產業園區,看到了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