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索縣:雪域高原綻放幸福之花

發布時間:2021-06-10 08:58:00來源: 新華網

   “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都是黨(dang) 領導下取得的,我們(men) 要時刻銘記黨(dang) 的恩情,靠雙手和智慧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提到這些年來的幸福生活,西藏那曲市索縣亞(ya) 拉鎮江青村90歲的老人布多動情地說道。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布多老人曾參與(yu) 修建那曲至索縣公路亞(ya) 龍溝路段,親(qin) 眼見證了那時的艱辛。步入新時代,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後,布多老人經常走村入戶,為(wei) 年輕人講述舊西藏“食不果腹、衣不蔽體(ti) ”的貧困生活,教育引導各族群眾(zhong) 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


索縣各族群眾(zhong) 跳起歡快的鍋莊(資料圖) 索縣宣傳(chuan) 部供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黨(dang) 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下,索縣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各族群眾(zhong) 團結和諧共處,這片位於(yu) 昔日唐蕃古道、元代驛道和茶馬古道必經之路的古老大地上,正在綻放著幸福之花。

   “以前,村裏大部分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加勤鄉(xiang) 群眾(zhong) 次旺說,“現在縣裏條條道路修得又寬又平,直接通到牧場,很多家庭都買(mai) 了小轎車、大卡車,生活真是越來越有滋味。”

   目前,索縣鄉(xiang) 鎮和建製村公路暢通率分別達100%和70.16%,4G通訊網絡覆蓋率達100%,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100%。山間的溪流被引向千家萬(wan) 戶,解決(jue) 了祖祖輩輩吃水難的問題,硬化的柏油馬路一直延伸到偏遠的牧區,人居環境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索縣全景圖(資料圖) 索縣宣傳(chuan) 部供圖

   加勤鄉(xiang) 嘎米卡村50歲的群眾(zhong) 偉(wei) 旦,以前僅(jin) 靠零星采挖蟲草為(wei) 生,生活十分拮據。當地開展脫貧攻堅後,偉(wei) 旦積極參加縣裏組織的服裝加工培訓班,開了一家裁縫和雜貨一體(ti) 店。因製作的衣物用料紮實、做工細致、款式新穎,店子越開越紅火,現在月收入超過2萬(wan) 元,昔日的貧困群眾(zhong) 成了廣受讚譽的致富帶頭人。

   “我們(men) 小時候每天都吃糌粑喝清茶,一年到頭也就在藏曆年期間吃些肉。現在孩子上學享受國家‘三包’政策,頓頓有菜有肉。”索縣學生家長旺堆說,“現在的日子真是好,不僅(jin) 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還要講究吃營養(yang) 、喝健康、穿漂亮。”

   為(wei) 保障群眾(zhong) 健康水平,索縣成立醫療救助扶貧基金,與(yu) 西藏13家公立醫院簽訂協議開通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結算服務。同時,充分發揮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作用,補齊醫療設施短板,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

   此前,榮布鎮群眾(zhong) 阿吉和旦增卓瑪患上了乳腺癌,醫療花費大。在縣委縣政府關(guan) 懷下,兩(liang) 人赴武漢進行手術治療,五萬(wan) 餘(yu) 元醫療費用全部從(cong) 大病統籌資金中支出。術後的兩(liang) 人恢複良好,生活質量一天天高了起來。

   過上好日子的群眾(zhong) 也享受到了優(you) 質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索縣10個(ge) 鄉(xiang) 鎮均建起了文化站,124個(ge) 行政村都建起了村級文化活動室,2020年縣鄉(xiang) 村累計舉(ju) 辦各類文藝活動超過1300場,惠及幹部群眾(zhong) 約68萬(wan) 人次。

   如今的藏北索縣,正昂首闊步走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康莊大道上,索縣人民期待著迎接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