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洛隆縣:特色產業托起致富夢
“嘶嘶嘶……”清晨伴隨著機器運行的聲音,一把把刀尖鋒利、刀麵光亮、刀身弧度適中的洛宗藏刀在現代化機械的配合下誕生了。
來自雲(yun) 南大理的白族製刀匠寸昆傑是西藏昌都市洛隆縣加日紮村民族手工藝品加工合作社的負責人,每天在合作社製作藏刀是他的工作,在他和徒弟們(men) 的精心加工下,一把把以純鋼材鍛製堪稱完美的刀具,以牛角、牛骨或木材製成刀把,最後搭配上村民手工製作的牛皮刀鞘封刀,一把傳(chuan) 承了400多年的洛宗藏刀就製作完成了。
“合作社成立於(yu) 2016年8月,總投資40萬(wan) 元,目前共有社員8名,人均月增收1800—4000元。洛宗藏刀又稱藏腰刀,在淬火時,它利用獨有的祖傳(chuan) 秘方,反複淬煉,不僅(jin) 保持了刀刃的韌度和強度,還增加了藏刀的精美度和舒適感,所以洛宗藏刀長期處於(yu) 供不應求的狀態。”寸昆傑介紹道。
在政府的扶持下,通過廠房的改擴建、設備的更新換代,洛宗藏刀的產(chan) 量和銷量得到了明顯提升,目前已在洛隆縣和昌都市建有洛宗藏刀專(zhuan) 賣店,銷售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寬。
除了藏刀,洛隆縣還憑其獨特的地理優(you) 勢,被譽為(wei) “藏東(dong) 糧倉(cang) ”。農(nong) 業(ye) 是洛隆縣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在洛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洛隆縣緊緊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nong) 業(ye) 向高產(chan) 、優(you) 質、高效方向發展,逐步實現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的轉變。
目前,全縣形成了生豬和肉製品、奶製品、水果蔬菜、中藥材、青稞等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門類齊全、品種豐(feng) 富。
近年來,洛隆縣緊緊圍繞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的目標,立足城鄉(xiang) 統籌發展,出台了一係列扶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民等相關(guan) 政策措施。據統計,全縣至今共發展各類專(zhuan) 業(ye) 合作社56家,合作社經營範圍涉及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農(nong) 機、經濟林木、繪畫、建築、加工等領域,在組織帶動農(nong) 牧民發展生產(chan) 、助力脫貧攻堅、促進農(nong) 牧業(ye) 增產(chan) 增收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紅色”易貢崛起綠色產業
易貢鄉貢仲村的波恩老人今年80歲了,出生於西藏和平解放前,一直在易貢農場工作、生活,見證了這段崢嶸歲月。[詳細] -
重走天路看變遷丨西藏嘉黎:娘亞犛牛產業化養殖拓寬致富路
這是7月28日拍攝的西藏娘亞犛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標準化養殖場。[詳細] -
西藏林芝:培育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2017年3月,林芝潤鑫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經林芝市非公黨工委批準成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