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吃上旅遊飯 走上幸福路(重走天路看變遷)

發布時間:2021-08-05 10:42:00來源: 人民日報

  尼洋河畔,草木蔥蘢。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坐落在蒼翠的群山之中。因春季盛開的山野桃花而聞名,嘎拉村是林芝市曆屆桃花旅遊文化節主辦地。每年3月至4月,都會(hui) 吸引不少遊客。

  “嘎拉村是真巴村的一個(ge) 自然村。早些年,嘎拉村村民多以上山砍伐木材為(wei) 生,不僅(jin) 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容易引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從(cong) 2002年開始,村裏辦起了桃花旅遊文化節。今年以來,嘎拉村已經接待遊客超過14萬(wan) 人次,門票收入達到420萬(wan) 元。”真巴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邊巴介紹,除了觀賞桃花,遊客在嘎拉村還可以體(ti) 驗農(nong) 家樂(le) 、騎馬、民族服飾等富有趣味的旅遊項目,這也成為(wei) 村民增收的一項重要來源。

  2011年,嘎拉村開始對相關(guan) 旅遊體(ti) 驗項目開展統一經營,由村集體(ti) 選派村民開辦經營項目,並通過開展夜校培訓等方式,促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通過集體(ti) 經營的形式,桃花節旅遊項目的體(ti) 驗好了、質量高了,我們(men) 的品牌更有名了。”邊巴說。

  村集體(ti) 經營旅遊項目,不僅(jin) 讓參與(yu) 其中的村民獲得務工收入,每年的桃花旅遊文化節收入還能分紅。據了解,嘎拉村去年村集體(ti) 經濟總收入達到1004萬(wan)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3萬(wan) 元。

  如今,嘎拉村村民吃上旅遊飯,走上幸福路。“我們(men) 家有6口人,去年從(cong) 桃花旅遊文化節獲得的分紅有10多萬(wan) 元。今年我打算用攢下的錢新修一座房子,開個(ge) 民宿。”嘎拉村村民達瓦堅參告訴記者。

  邊巴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men) 不能因為(wei) 發展旅遊觀光而破壞生態、汙染環境。每年,嘎拉村植樹造林麵積達到200畝(mu) 以上。”

  “礦泉水瓶、啤酒瓶,換取1500積分”“一次性紙杯換取200積分”……在嘎拉村便民服務中心的“綠色銀行”,一本“可回收垃圾兌(dui) 換台賬”上,一條條兌(dui) 換記錄寫(xie) 得滿滿當當。今年初,嘎拉村推出“綠色銀行”,通過村民分類回收、定點兌(dui) 換商品、村集體(ti) 資金補貼差價(jia) 的方式,引導村民養(yang) 成垃圾分類回收的良好習(xi) 慣,共同美化村容村貌。

  “‘綠色銀行’開業(ye) 以來,村民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不斷提高,更加自覺地維護村容村貌整潔。現在村子裏道路幹淨整潔,遊客來到這裏,能夠更加開心地玩、舒心地遊。”嘎拉村“綠色銀行”管理員益西曲珍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