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守護綠水青山 厚植生態底色——70年來西藏生態安全屏障日益堅實

發布時間:2021-09-06 09:09:00來源: 西藏日報

  位於(yu) 雅江南岸的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曾飽受災害性風沙的侵擾。經過40年持續造林治沙,一道長160多公裏、寬1.8公裏的“綠色長城”崛起在雅江山南段,貢嘎機場航班起降受災害性風沙影響天數明顯減少。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製度創新、加大生態建設投入,推動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目前,西藏生態係統整體(ti) 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態環境權益不斷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西藏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在昌都市類烏(wu) 齊縣,紮嘎次旺和向秋拉姆夫婦已經在長毛嶺馬鹿自然保護區工作50多年了,他們(men) 曾為(wei) 剛出生的馬鹿喂奶,拿出僅(jin) 有的青稞喂馬鹿,為(wei) 馬鹿修過好幾公裏的石砌圍欄……

  如今,年近70歲的紮嘎次旺和向秋拉姆夫婦退休了,兩(liang) 個(ge) 兒(er) 子仁青澤培和白瑪澤旺也加入了保護馬鹿的工作隊伍中。

  類烏(wu) 齊縣林草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管理站的重視和投入力度,管理站的規模越來越大,各相關(guan) 單位也在加大《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宣傳(chuan) 力度。類烏(wu) 齊馬鹿自然保護區的野生馬鹿由2005年的5000餘(yu) 隻上升到現在的8000多隻,守鹿人的工資待遇也在逐步提升。

  守鹿人的故事隻是一個(ge) 縮影。70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保護好青藏高原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等重要指示,堅決(jue) 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切實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羅傑介紹,截至2020年,自治區累計投入生態環境領域的資金達814億(yi) 元,實施了一係列生態保護與(yu) 建設工程,著力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1988年以來,西藏已建立47個(ge) 各類自然保護區(國家級11個(ge) ),總麵積41.22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區國土麵積的三分之一以上。各類珍稀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部分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呈現恢複性增長。”

  生態文明建設統籌推進

  70年來,西藏嚴(yan) 守生態底線,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強化資源開發環境保護,重點行業(ye)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審查率達到100%,所有國家級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chong) 區納入水力資源禁止開發範圍,占全區河流總量的94.1%。持續開展“散亂(luan) 汙”企業(ye) 綜合整治行動,積極推進去煤化、電氣化和居民傳(chuan) 統能源消費替代,清潔能源電力裝機比達89.5%。PM10、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降低28.1%、37.5%,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9%以上。全區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縣城及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34%。

  多年來,西藏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創建示範工作。拉薩市、山南市、林芝市、昌都市和阿裏地區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稱號,林芝市巴宜區、日喀則市亞(ya) 東(dong) 縣、拉薩市當雄縣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稱號,山南市隆子縣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同時,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全麵推進河湖長製,設立區、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河湖長1.48萬(wan) 名,實現河湖“清四亂(luan) ”常態化製度化。2020年,噶爾縣因河湖長製工作成效明顯,被國務院辦公廳列入激勵名單。

  在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的同時,西藏健全完善環境保護有關(guan) 法規製度,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先後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等70多件法規製度,為(wei) 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此外,隨著生態環保督查工作的開展,全區生態環保工作責任得到壓緊壓實,一批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

  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林芝市波密縣紮木鎮巴瓊村生態護林員索朗次吉說,她很喜歡當下的生活。“在這個(ge) 崗位工作有五年了,主要是負責巡山,一旦在崗雲(yun) 杉林裏發現亂(luan) 砍濫伐等現象,就要馬上把情況匯報給村‘兩(liang) 委’班子。這份工作改善了我們(men) 的生活,也保護了環境,讓我覺得很有價(jia) 值。”

  70年來,西藏立足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you) 勢,壯大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和綠色產(chan) 業(ye) 。全區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的技術可開發量達10.6億(yi) 千瓦,電力總裝機容量達423萬(wan) 千瓦,截至2020年,清潔能源已達到發電裝機容量的89.09%。

  據了解,2015年至2020年底,西藏累計外送清潔電力65億(yi) 千瓦時,大量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推進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加快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深入推進固體(ti) 廢物監管,縣級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7.34%,醫療廢物實現應收盡收、應處盡處。2016年至2020年,城市汙水處理率從(cong) 50.19%提高到96.28%。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持續推進,相繼實施薪柴替代、廁所革命、環境整治、鄉(xiang) 村綠化等項目,逐步建立健全農(nong) 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建立起覆蓋草原、森林、濕地、野生動物等領域的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2019年至2020年,累計安排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2.74億(yi) 元,支持選聘生態護林員7.82萬(wan) 名,安排森林生態效益補償(chang) 補助31.82億(yi) 元,生態環境權益得到保障。持續開展“愛糧節約”活動和“光盤行動”,城鄉(xiang) 居民節約用水用電意識顯著增強,新能源電動汽車數量快速增長,綠色生活正成為(wei) 新時尚。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