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迎豐收:西藏農牧民家家有餘糧
9月23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秋分,西藏自治區官方在拉薩河畔的墨竹工卡縣舉(ju) 行慶祝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活動。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介紹,西藏全區糧食產(chan) 量連續6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農(nong) 牧民家家有餘(yu) 糧。
“我們(men) 一大家子9個(ge) 人,有34畝(mu) 青稞地,今年大概收了14000斤青稞。”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xiang) 農(nong) 牧民貢覺拉增說,他們(men) 計劃自留2000斤青稞磨糌粑、釀酒等,其餘(yu) 的出售,約有2.5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收入。
貢覺拉增說,自家年純收入十餘(yu) 萬(wan) 元,賣青稞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記得小時候青稞畝(mu) 產(chan) 量還要低一些,但家裏收入來源有限,一家人的生活都指望這些青稞。”他說,近年村民們(men) 的收入越來越高,他認為(wei) ,鄉(xiang) 村的生活並不遜色於(yu) 城鎮。
慶祝活動上,來自日喀則薩嘎縣的藏族青年吳堅正忙著直播帶貨:“這款是我們(men) 西藏阿裏產(chan) 的藏香,藏香主要由柏樹、麝香、白檀香等多種原材料製成……”目前,尚未大學畢業(ye) 的他,計劃學習(xi) 直播賺些學費,同時也可以助推西藏的特色產(chan) 品走向全國,“我想成為(wei) 一個(ge) ‘網絡新農(nong) 牧民’。”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林木說,西藏農(nong) 耕文明、遊牧文化得到弘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事業(ye) 蓬勃發展,蔬菜產(chan) 量屢創新高,民眾(zhong) 菜籃子更加豐(feng) 富;肉奶產(chan) 量實現曆史性突破,人均占有量位居全中國前列;全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598元,連續18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徹底擺脫了束縛西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拉薩市副市長紮西白珍說,如今,拉薩農(nong) 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鄉(xiang) 村麵貌日新月異。全市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由“十二五”末的23.38億(yi) 元提高到2020年的41.76億(yi) 元,年均增長12.3%;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10378元增長到2020年的18268元,年均增長11.97%。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江孜·紫夏村:雪域高原青稞香 美麗鄉村豐收忙
在江孜縣的紫金鄉紫夏村,1000多畝高產青稞連片田村民們正在收割青稞,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詳細] -
日喀則確保糧食安全:“西藏糧倉”今年豐收在望
今年,日喀則市圍繞確保糧食安全,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主題,狠抓各項保障措施的落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