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崗巴羊產業讓全村過上了好日子

發布時間:2021-10-20 09:57:00來源: 西藏日報

  “脫貧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覺,人隻要精神不倒,再難的日子都能熬出頭,更何況現在黨(dang) 和政府的政策這麽(me) 好,群眾(zhong) 的日子肯定會(hui) 越來越好。”在鞏固精準脫貧成果走訪時,西藏日喀則崗巴縣直克鄉(xiang) 索白村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旦增說出了一段很平實的話。這樣一位普通、勤勞的農(nong) 民,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ye) ,借助國家的大好政策在帶領群眾(zhong) 致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上取得了驕人的業(ye) 績。

  脫貧幫扶 從(cong) 農(nong) 民到建築隊長

  今年46歲的旦增是日喀則市崗巴縣直克鄉(xiang) 索白村村民。過去,他靠種植青稞、土豆、油菜過活,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經營方式使他家的一年的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我是農(nong) 民家庭出身,家中有8口人,其中4個(ge) 孩子在上學,家中隻有一個(ge) 勞動力,隻有小學文化的我家庭拖累大,掙錢門路又少,在當地靠農(nong) 牧業(ye) 實現增收無盼頭,日子過得很艱難。”旦增說,當時家裏那種境況讓他一度感到致富無望,甚至對脫貧失去了信心。

  精準扶貧攻堅戰役打響後,崗巴縣幫扶單位,包村鄉(xiang) 幹部,第一書(shu) 記等都在為(wei) 索白村脫貧致富想辦法、出主意,幫助大家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2010年,旦增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召集青壯年勞力組建了果紮建築隊,雖說是初出茅廬,缺乏管理經驗,但旦增憑著廣泛的社會(hui) 交往和謙虛學習(xi) 的性格以及上級黨(dang) 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施工隊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他帶動索白村貧困戶22人,實現一年每人增收10000餘(yu) 元。

  旦增知道,施工隊取得的成就,都應該歸功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扶持。別看他年紀輕輕,對於(yu) 政府這幾年來的真誠幫扶,心存感激。“縣、鄉(xiang) 、村幹部三天兩(liang) 頭往家裏跑,自己要是不努力,怎麽(me) 對得起大家。”旦增說,正是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傾(qing) 情幫扶,讓自己對脫貧有了信心,也順利完成了脫貧。

  大膽嚐試 探索養(yang) 羊致富新路徑

  實現全村脫貧後,旦增認為(wei) ,不管怎樣幫扶 ,勤勞才是致富的根本。2019年,看到周圍的村民一家家富了起來,急於(yu) 改變貧困現狀的旦增,憑借崗巴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向鄉(xiang) 村兩(liang) 級主要領導提出成立合作社、發展崗巴羊產(chan) 業(ye) 的想法,但由於(yu) 資金、技術等方麵的製約,這一美好的計劃一直未能付諸實施。直克鄉(xiang) 黨(dang) 委聽取旦增想法後認為(wei) 此做法是可行的,能夠帶領貧困群眾(zhong) 增收,發展崗巴羊產(chan) 業(ye) 具有一定的帶頭作用。

  直克鄉(xiang) 鄉(xiang) 長張旭說,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通過精準識別,認為(wei) 旦增一家就是靠養(yang) 羊產(chan) 業(ye) 實現了脫貧致富。為(wei) 使脫貧成果更有成色、大力主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直克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將旦增派到臨(lin) 縣、區外參觀學習(xi) 合作社運行情況。

  旦增深知自己家鄉(xiang) 的羊產(chan) 業(ye) 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麵對周邊市場對羊肉的大量需求現狀,經過認真的考察和分析,有了進一步發展優(you) 質綿羊規模養(yang) 殖的念頭,身為(wei) 從(cong) 貧困戶走出的農(nong) 牧民的他,憑自己走村入戶宣傳(chuan) 區內(nei) 、區外合作社典型做法、入社群眾(zhong) 實現增收典型事件,通過一係列講解、宣傳(chuan) ,索白村國紮養(yang) 羊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立之初,入社20戶81人,1237隻綿羊,在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正確指導和旦增個(ge) 人積極帶動下,2020年增加78戶357人,總入社96戶430人,入社羊5826隻,其中母羊占比85%。索白村全村的入社率達到100%。

  創業(ye) 是艱難的,也是艱辛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以來,合作社的工作量更大了,因為(wei) 妻子還要照顧家裏的耕地,所以養(yang) 殖的工作便全部落在了他一人身上。他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放羊、給水、掃欄、觀察、喂藥,每天都重複著這些事,不敢有半點疏忽。實踐出真知,經過不斷摸索,旦增的養(yang) 羊技術逐步提升,總結出了一套養(yang) 殖方法。崗巴羊適合短期育肥、兩(liang) 年三胎、羔羊經濟。目前旦增的優(you) 質綿羊已發展到7246隻。通過他的辛勤勞作,收入逐年提高,腰包裏的錢也逐漸多了起來,群眾(zhong) 的日子越過越好。

  在直克鄉(xiang) 索白村國紮養(yang) 羊合作社院子裏,看著羊圈裏肥壯的綿羊,旦增告訴我們(men) ,“每年能出欄500餘(yu) 隻優(you) 質綿羊,除了放牧員、疫病防控、牲畜保險、群眾(zhong) 分紅等支出外,個(ge) 人收入4萬(wan) 元不成問題。”他信心滿滿地說。

  合作分紅 帶領全村養(yang) 羊致富

  2020年合作社牲畜出欄1500隻,通過向拉薩、桑珠孜區、昌龍鄉(xiang) 等出售羊子、羊毛、保險賠償(chang) 等方式實現經營性收入234.43萬(wan) 元,實現分紅165萬(wan) 元,其中自食羊子分紅595隻(折價(jia) 59.5萬(wan) 元)、現金分紅39.75萬(wan) 元、青稞6.5萬(wan) 斤(折價(jia) 10萬(wan) 元),戶均分紅12000元,人均分紅2559元。同時兌(dui) 現合作社放牧人員工資47.1萬(wan) 元、合作社管理人員工資5.95萬(wan) 元。旦增家裏的困難得到了緩解,嚐到了養(yang) 羊的甜頭。

  閑暇之餘(yu) ,旦增想的最多的就是帶動更多有養(yang) 殖能力的貧困戶加入到養(yang) 羊行業(ye) 中,通過養(yang) 殖業(ye) ,讓群眾(zhong) 的日子越來越好。對於(yu) 有意願加入合作社的建檔立卡戶、放牧員,他毫無保留地向他們(men) 傳(chuan) 授養(yang) 殖技術和防疫知識,並一對一地進行現場培訓,手把手地教,無償(chang) 給他們(men) 提供幫助。在他的引領帶動下,索白村越來越多的農(nong) 戶加入到合作社行列。幾年來,旦增通過個(ge) 人幫扶,惠及了眾(zhong) 多群眾(zhong) 。

  2018年3月28日,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旦增一家人出資1萬(wan) 餘(yu) 元,為(wei) 索白村29戶貧困戶每戶購買(mai) 了腰帶、藏靴、藏袍等一套藏式服裝,折合人民幣2.5萬(wan) 元,他的此舉(ju) ,為(wei) 貧困戶獻上了一份愛心。2019年3月28日,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之際,旦增本人給吉榮村貧困群眾(zhong) 捐獻價(jia) 值1萬(wan) 餘(yu) 元生活用品,鼓勵大家要感謝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並通過自己的雙手發家致富,要改變“等、靠、要”思想,盡早脫貧實現致富。2021年2月18日,旦增為(wei) 自己的家鄉(xiang) 群眾(zhong) 和合作社放牧人員捐贈防疫七寶藏藥香囊200個(ge) 。

  在崗巴縣直克鄉(xiang) ,像旦增這樣依靠養(yang) 羊走上致富路的貧困戶還有很多,靠養(yang) 羊,他們(men) 人均年增收達到4000餘(yu) 元。他們(men) 把致富的夢想寄托在這些小羊羔的身上。“從(cong) 目前看,養(yang) 羊還是很劃算的,成本低,不費勁,市場好,”旦增充滿信心地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