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舊貌換新顏:“改”出滿滿幸福感

發布時間:2021-11-18 10:30: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每天中午下班回家後,尼瑪總要到陽台的花盆邊擺弄一陣子。

  “很幸運抽簽抽到了帶陽台的房子,搬入新居後在陽台上種植了幾盆綠植,給生活增添一點‘小確幸’。”尼瑪家住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加榮社區德吉康居園,這是加榮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安置小區。


圖為(wei) 尼瑪在陽台澆花 攝影:賈華加

  據悉,加榮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是拉薩市城關(guan) 區的重大民生工程,棚戶區區域內(nei) 總麵積約114.9畝(mu) ,總戶籍371戶。2006年以來,加榮棚戶區改造項目因政策難以協調、改造難度大、開發價(jia) 值低等原因而多次被擱置。

  “以前,每到雨季,土木結構的老房子經常出現漏雨的情況,房子周邊的道路也總是泥濘難行。”尼瑪對老宅漏雨後一家人拿盆接雨水的情景曆曆在目。


圖為(wei) 加榮棚戶區 社區居委會(hui) 供圖

  隨著城市的發展,加榮棚戶區內(nei) 危房、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髒、亂(luan) 、差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wei) 了名副其實的“城中村”。

  “推進棚戶區改造既是彌補欠賬的拾遺補缺之舉(ju) ,也是回應群眾(zhong) 呼聲的民生之策,更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加榮社區第一書(shu) 記格桑玉珍介紹說。

  格桑玉珍介紹說,棚戶區改造工作前期的工作難度和壓力超乎想象,一些居民的家庭存在著老人與(yu) 子女、兄弟姐妹等各種各樣的矛盾,有的想簽簽不了,有的寧可遭受損失也不簽。

  為(wei) 了推進加榮棚戶區改造工作,城關(guan) 區委、區政府組織相關(guan) 部門及鄉(xiang) 政府和社區多次深入走訪、征詢意見、改進征收方案,確保公平公正。並積極發揮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先鋒作用,鼓勵社區兩(liang) 委班子和黨(dang) 員帶頭簽約,帶頭做政策的宣講人、執行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帶頭做家人以及身邊朋友的思想工作,最終讓棚戶區改造工作得到有力推進。


圖為(wei) 工作人員深入走訪 社區居委會(hui) 供圖

  2018年6月,加榮棚戶區小康安居工程正式啟動,經過兩(liang) 年多的施工棚戶區改造全麵完工。如今,加榮棚戶區已舊貌換新顏,一個(ge) 配套設施完善、優(you) 美宜居的現代城市小區亮相在加榮社區。

  “棚戶區改造期間,我們(men) 租住在別的地方,政府每月給我們(men) 臨(lin) 時過渡費和租房補貼。”尼瑪說,“政府解決(jue) 了一切後顧之憂。”


圖為(wei) 棚戶區改造後的德吉康居園 攝影:賈華加

  之前,尼瑪家除了300平方米的老宅外,還有一間100多平米的沿街商鋪,此次按照“隻大不小”的安置原則和原有商業(ye) 街及出租房1∶1的比例進行同等置換的方案,尼瑪在加榮社區分到了3套房(163平方米一間,68平方米兩(liang) 間)和一間沿街商鋪。

  2021年3月,房屋裝修完畢後尼瑪攜家人搬進了163平方米的樓房內(nei) 。

  “現在的房屋安全、幹淨、整潔,小區環境舒適宜居。”尼瑪樂(le) 著說,其它的兩(liang) 間房屋和商鋪已經出租給別人了,每月有1萬(wan) 餘(yu) 元的租金收入。


圖為(wei) 尼瑪的新家 攝影:賈華加

  “住在這裏,在午後或者周末休息的時候坐在陽台澆澆花、曬曬太陽、喝喝茶都是一種享受呢。”尼瑪說。(新利平台 記者/賈華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