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做農牧民群眾的“貼心人”

發布時間:2021-11-23 10:06:00來源: 西藏日報

  自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以來,西藏林芝察隅縣各駐村工作隊提高政治站位,牢記職責使命,強化公仆意識和為(wei) 民情懷,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作為(wei) 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聚焦聚力民生福祉和基層熱點難點,以“四個(ge) 表率”舉(ju) 措,持續在駐村工作中開展好“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用行動和擔當做好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貼心人”。

  宣講入心聚力量

  各駐村工作隊把牢輿論宣傳(chuan) 導向,緊扣政治時事熱點,充分利用各類線上線下宣傳(chuan) 渠道,通過第一書(shu) 記帶頭講、派駐單位領導示範講,基層宣講員詳細講、逢會(hui) 集中係統講、網絡媒體(ti) 線上講、廣播喇叭覆蓋講等方式,麵向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開展對象化、分眾(zhong) 化、互動化宣講。以充滿“酥油味”和“泥土香”的本地語言,深入解讀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政策理論,積極宣講宣傳(chuan) 好黨(dang) 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黨(dang) 章黨(dang) 紀、法律法規、惠民政策等內(nei) 容,讓黨(dang) 的聲音和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顯著提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對各項理論政策的知曉率和參與(yu) 度,切實為(wei) 基層長遠發展持續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累計開展各類政策理論宣講2100餘(yu) 場次,覆蓋4.4萬(wan) 餘(yu) 人次。

  提升素質強能力

  各駐村工作隊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幹部履職能力、消除群眾(zhong) 語言交流隔閡、普及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wei) 目標,切實把村幹部文化素質提升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及時把未達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幹部、後備幹部和部分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納入學員範圍,以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會(hui) 議室為(wei) 集中授課陣地,常態化開展文化素質提升工程。充分依托紅色夜校、村民大會(hui) 、支部學習(xi) 會(hui) 等人員集中時機,通過擔任授課老師、製定學習(xi) 計劃,開展專(zhuan) 題貼心授課,階段檢測學習(xi) 成果,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中,激發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學習(xi) 掌握政策法規、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鞏固提升村幹部服務群眾(zhong) 水平和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思想文化素質。累計開展村幹部文化素質提升培訓910 場次,覆蓋7500餘(yu) 人次。

  服務到家暖民心

  各駐村工作隊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意識,充分發揮村“兩(liang) 委”班子、雙聯戶戶長、民兵等村級維穩安保力量,大力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製訂完善村級各類維穩安保工作方案、應急預案、值班表、巡邏台賬等,傳(chuan) 達學習(xi) 上級部門關(guan) 於(yu) 做好維穩安保、安全生產(chan) 、疫情防控等相關(guan) 文件精神,紮實開展疫情防控、汛期防範、安全生產(chan) 、矛盾糾紛和隱患排查等與(yu)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人身安全保障相關(guan) 工作,及時消除各類不穩定因素。常態化普及宣傳(chuan) 交通安全、用電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易燃易爆品使用安全等與(yu)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人身安全相關(guan) 的防護知識和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人身安全防護意識和應對突發安全事故的自救處置能力,不斷減少農(nong) 牧區各類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保障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財產(chan) 安全。累計協助村“兩(liang) 委”製定維穩方案和應急預案194個(ge) ,組建護村隊、護路隊、護校隊等140個(ge) ,開展安全排查4900餘(yu) 次,普及安全防護知識1300餘(yu) 次。

  真誠服務作表率

  各駐村工作隊始終把“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和“七項職責”相結合,保持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的優(you) 良作風,從(cong) 掌握群眾(zhong) 思想動態和解決(jue) 群眾(zhong) 困難訴求入手,通過深入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家中、田間地頭開展走訪調研、矛盾排查等工作,做到問政於(yu) 民、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全麵掌握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所思所想、所願所盼,切實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始終圍繞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熱點、群眾(zhong) 需求等方麵,積極爭(zheng) 取轄區黨(dang) 委政府、派駐單位和社會(hui) 力量支持,竭力幫助群眾(zhong) 追回被欠務工薪酬、為(wei) 缺乏勞力群眾(zhong) 收割農(nong) 作物、為(wei) 患病困難群眾(zhong) 籌集治病費用、調解處置群眾(zhong) 間的矛盾糾紛、解決(jue) 群眾(zhong) 報考駕校難問題、開展黨(dang) 員結對幫扶、組織群眾(zhong) 參與(yu) 技能培訓、維修破損公用飲用水管、排除潛在地質災害隱患等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及時把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溫暖送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心坎上,以實實在在的舉(ju) 措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辦理各類小事實事好事610餘(yu) 個(ge) ,解決(jue) 經費或物資54萬(wan) 餘(yu) 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