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質感

發布時間:2021-12-01 10:43:00來源: 西藏日報

  “切實把政策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優(you) 勢,讓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奔向共同富裕。”此次黨(dang) 代會(hui) 報告裏的“金句”,字字鏗鏘、句句振奮,在會(hui) 場內(nei) 外引發熱議。

  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代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頂嘎村宣傳(chuan) 文化專(zhuan) 幹尼瑪卓嘎對頂嘎村這些年的變化可謂如數家珍:全村大力完善基礎設施條件、改善供水係統,修建並完善灌溉水渠,保障正常耕作用水和人畜飲水需求,同時,實施新一輪農(nong) 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她說:“報告強調要從(co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生態文明建設等與(yu) 基層老百姓息息相關(guan) 的工作來鋪展未來五年的奮鬥目標。作為(wei) 一名基層黨(dang) 員代表,報告令我倍受鼓舞,我將以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將本次會(hui) 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學以致用、融會(hui) 貫通,積極發揮黨(dang) 代表在基層的引領作用。”

  報告“金句”:“建立以居家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依托、機構為(wei) 補充的多層次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近年來,西藏正依托農(nong) 村社區綜合中心開展自助式互助養(yang) 老服務等措施,推行老年人醫養(yang) 、康養(yang) 服務體(ti) 係建設。近五年來,國家在西藏投入3.38億(yi) 元建設59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國家和西藏投入各類經費1.3億(yi) 元,逐步推行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醫養(yang) 康養(yang) 結合服務、老年人日間照料等一係列社會(hui) 化養(yang) 老服務試點工作。為(wei) 加快推進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今年起,國家在西藏投入專(zhuan) 項資金著力打造農(nong) 村幸福苑建設工作,目前,已投入1億(yi) 多元用於(yu) 34個(ge) 農(nong) 村幸福苑建設,全區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服務改革初見成效。

  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代表、昌都市左貢縣紮玉鎮夏庫村第一書(shu) 記索朗邊久說:“這五年,我們(men) 親(qin) 眼見證了村裏發生的變化,水電路訊網得到暢通,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醫療和養(yang) 老保險、社會(hui) 兜底等保障政策實現了應保盡保,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回望過去的五年,西藏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以各族人民群眾(zhong) 的文化需求為(wei) 導向,以廣大農(nong) 牧區特別是邊境村鎮為(wei) 重點,著力強化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努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自治區文化廳公共服務處處長米瑪表示,公共服務作為(wei) 全區公共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發揮好十萬(wan) 文藝大軍(jun) 隊伍優(you) 勢,注重做好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標準化建設、群眾(zhong) 文化品牌打造、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鄉(xiang) 村供給工程、文藝精品創作推送、公共數字文化平台和資源建設等方麵工作,不斷提高群眾(zhong) 文化素質,增強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黨(dang) 代會(hui) 報告指出:“讓人民群眾(zhong) 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改善和保障民生,是黨(dang) 委、政府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我們(men) 要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群眾(zhong) 身邊的小事當作黨(dang) 委、政府的大事來抓,每年辦好一批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實增強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cong) 拉薩市當雄縣牧區搬遷至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桑木村集中安置點的村民桑吉說:“2018年前,在老家牧區時,我們(men) 一家主要靠到臨(lin) 近的城鎮打工來維持基本生活,搬遷到安置點後,我丈夫靠跑運輸給全家帶來了比較穩定的收入,我自己也在安置點擔任婦女主任,現在全家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men) 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