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羅:三十載傾心為民服務
法國電影《佐羅》講述了在十六世紀中葉的西班牙,一名叫佐羅的蒙麵俠(xia) 扶貧濟困的故事。依偎在尼洋河畔的曲古村也有一位叫佐羅的“俠(xia) 客”,他不帶“烈酒”帶“真心”,“劍在身”變“責任在肩”,“心有江湖”變“心裝百姓”,用三十多年的堅守,帶領當地群眾(zhong) 謀幸福。
佐羅,1963年出生於(yu) 林芝市巴宜區曲古村,1988年任曲古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2005年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2014年任曲古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第一書(shu) 記。三十多年來,佐羅一心為(wei) 民、夙夜為(wei) 公,成為(wei) 了曲古村致富路上的擎旗人。
以前,地處尼洋河和雅魯藏布江匯合處風口的曲古村沙化問題明顯,大風一刮、塵沙漫天,村民們(men) 經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經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佐羅和村“兩(liang) 委”班子的積極爭(zheng) 取,2016年,曲古村啟動了防風林柳樹種植項目,通過政府投資、群眾(zhong) 投工,在沿江1300畝(mu) 沙土上種植了98000棵柳樹,2017年又種植了近4萬(wan) 棵樹木,通過植樹造林,曲古村的生態逐漸恢複。通過投工投勞,當地37戶群眾(zhong) 戶均增收29000元。作為(wei) 林芝縣(現巴宜區)最早建設的小康示範村,現在的曲古村道路整潔、樹影婆娑、景色迷人,村裏家家戶戶還在院子裏種上了果樹和花卉,發展庭院經濟。
次羅布是曲古村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佐羅通過智誌雙扶的方式幫助次羅布脫貧,他經常與(yu) 次羅布交流,激勵次羅布麵對困境要心懷希望、迎難而上。佐羅為(wei) 次羅布在附近的工地聯係了修圍牆的工作,幫助次羅布家出租了7畝(mu) 閑置土地,一年可收租金5700元。同時,佐羅還發動全村黨(dang) 員集資為(wei) 次羅布添置家具和犏奶牛,組織黨(dang) 員為(wei) 次羅布家平整土地、修牛圈。在佐羅的幫助和鼓勵下,次羅布於(yu) 2016年底率先脫貧摘帽。
曲古村有651畝(mu) 耕地,每畝(mu) 產(chan) 量不到400斤,當地群眾(zhong) 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外出打工和出租集體(ti) 草場獲得的租金,集體(ti) 經濟薄弱,增收渠道單一。2012年,在佐羅的帶領下,依托黨(dang) 的惠民政策,曲古村成立了農(nong) 機合作社,購買(mai) 了一批收割機、脫粒機,有力地解放了生產(chan) 力,基本實現了農(nong) 業(ye) 機械化。2016年,通過多方協調,佐羅將曲古村112畝(mu) 村集體(ti) 閑置土地出租給企業(ye) 開辦養(yang) 雞場,每年獲租金4.5萬(wan) 餘(yu) 元。2017年,佐羅積極協調爭(zheng) 取到的總投資563萬(wan) 元的蘋果種植項目在曲古村落地,全村群眾(zhong) 通過投工投勞,每年可獲得近萬(wan) 元工資收入。
近年來,每年藏曆新年來臨(lin) ,佐羅和村“兩(liang) 委”班子都會(hui) 拿出部分村集體(ti) 經濟的收益,為(wei) 每家每戶添置毛毯、卡墊、洗衣機、冰箱等生活用品和電器,佐羅說:“村集體(ti) 壯大了,收入增加了,也要想著多為(wei) 群眾(zhong) 謀福利。”2018年,曲古村躋身人均年收入過萬(wan) 元的富裕村行列。2019年,曲古村經濟總產(chan) 值達到802.18萬(wan) 元,農(nong) 牧民人均純收入達24538.51元。曲古村黨(dang) 支部先後多次被授予自治區、市、縣(區)級“基層黨(dang) 組織示範村”“強基固本”黨(dang) 組織示範村和“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等榮譽稱號。
佐羅患有膽結石,一忙起來就停不下來,經常忘記吃飯,膽囊部位時常隱隱作痛。醫生叮囑他,要保持三餐定時定量,規律作息,但一旦忙起來的佐羅,經常把醫生的話拋諸腦外,他說:“我的病隻是小毛病,群眾(zhong) 的事才是大事。”
(本故事文字由區黨(dang) 委黨(dang) 史研究室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綠葉變“金葉” 茶香溢滿致富路
去年,勒門巴民族鄉茶葉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共帶動勒村、賢村60戶143人,年人均增收1.9萬元。[詳細] -
達娃江村:“唯有奮鬥,才能更好地回報家鄉”
自己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懷,唯有奮鬥,才能更好地回報家鄉和社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