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推廣無土栽培豐富百姓蔬果籃

發布時間:2021-12-29 09:11:00來源: 新華社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結果表明,受氣候、地勢等影響,西藏適合耕種的土地相對集中,坡耕地占比較大,利用率低。2003年開始,西藏利用荒灘、鹽堿地、沙地等未開發土地,建設非耕地設施農(nong) 業(ye) ,嚐試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蔬果。隨著非耕地設施農(nong) 業(ye) 的發展,西藏蔬果種植麵積逐步擴大,老百姓吃上了種類豐(feng) 富、更加新鮮的蔬果。

   在海拔約為(wei) 4500米的那曲市郊,一座總投資7000餘(yu) 萬(wan) 元,占地100畝(mu) 的智能溫室內(nei) ,先進的水霧栽培技術已經栽培出茄子、黃瓜、甜瓜等多種蔬果。溫室負責人高古鵬說:“去年7月正式啟動生產(chan) 以來,我們(men) 通過無土栽培技術和控製溫室的溫度、濕度,栽培出一係列新鮮蔬果,那曲市民已經吃上本地產(chan) 的蔬果。”

   “無土栽培主要有兩(liang) 種形式,一種是水培,另外一種是基質栽培。”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玉紅介紹,水培是把植物部分根係浸潤在生長營養(yang) 液中,另一部分根係裸露在潮濕空氣裏,上麵種菜,下麵養(yang) 魚,讓魚菜共生;基質栽培則是利用固體(ti) 基質栽培蔬果,適合在荒灘開發利用。

   然而,由於(yu) 基質栽培中用到的沙子是無機物,沒有任何養(yang) 分,為(wei) 節省原料成本,增加基質養(yang) 分,研究人員嚐試在基質栽培中添加西藏牧區的天然肥料——羊糞。劉玉紅說,經過長時間的比較和試驗,他們(men) 找到了基質栽培中沙子與(yu) 羊糞合適的比例。

   “利用無土栽培進行立體(ti) 種植,能減少化肥農(nong) 藥的使用量,增加單位麵積的蔬菜產(chan) 量。無土栽培在豐(feng) 富西藏百姓蔬果籃的同時,還能有效緩解糧菜爭(zheng) 地的矛盾。”劉玉紅說。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西藏無土栽培技術日趨成熟,目前已在全區範圍內(nei) 推廣。不久之前,在藏北海拔超過5000米的唐古拉山口,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成功種植出無土栽培蔬菜,解決(jue) 了高海拔地區吃菜難的問題。(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林芝市60餘種融資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2021年10月末,林芝市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累計發放2426萬元,產業帶動貸款餘額19.05億元,較年初增加2.81億元,增長17.3%,帶動235個產業項目,涉及簽訂利益聯結機製2萬餘人。[詳細]
  • 讓更多農牧民從技能培訓中受益

    近年來,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城鎮寬廣的就業平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牧區勞動力,不少青壯年農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進城鎮,走出牧場農場進入市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