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春暖華夏丨困難群眾有房住

發布時間:2022-01-27 09:2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磚一瓦,為(wei) 百姓築起遮風擋雨的房子,也建起幸福生活的大廈。

  臨(lin) 近春節,貴州畢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十分熱鬧,居民們(men) 正忙著大掃除、做新衣、備年貨、貼春聯。

  即將到來的農(nong) 曆新年是柏楊林街道搬遷戶林玉啟在新家迎來的第四個(ge) 春節。

  “新家寬敞明亮,比老房子好多了,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林玉啟一家原本所居住的村子道路不通,地薄人窮。如今依靠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林玉啟一家搬進新房,融入了城鎮的新生活。

  從(cong) 鄉(xiang) 村到城市,從(cong) “老土屋”到“小康房”,一個(ge) 個(ge) 百姓“安居樂(le) 業(ye) ”的溫暖故事背後,是“讓全體(ti) 人民住有所居”的莊嚴(yan) 承諾。

  “隻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ge) 人沒有解決(jue) 基本生活問題,我們(men) 就不能安之若素……”百姓有沒有房子住、住房條件好不好,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牽掛的心頭事。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百姓搬入新居、住進新房,從(cong) 憂居走向安居的新生活。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給各族幹部群眾(zhong) 送去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

  位於(yu) 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的嘎拉村,因春季盛開的山野桃花而聞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聽取嘎拉村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等介紹,走進村便民服務中心、衛生室等詳細了解有關(guan) 情況。村民達瓦堅參熱情迎接總書(shu) 記到家中做客。

  “總書(shu) 記問得很仔細,看得也很仔細,看了家裏的倉(cang) 庫,問廁所通不通水,洗澡的熱水怎麽(me) 來的,房子什麽(me) 時候建的,什麽(me) 結構,建房子花了多少錢……全家人都覺得總書(shu) 記很隨和、很親(qin) 切,非常關(guan) 心我們(men) 的生活,讓我們(men) 心裏非常溫暖。”說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家中看望的情景,達瓦堅參記憶猶新。

  回憶起曾經“矮小的石頭房子、人畜混居”的居住條件,達瓦堅參母親(qin) 激動地說,“從(cong) 來沒想過有一天能住上這麽(me) 寬敞明亮的樓房,還能在院子裏種水果和各式各樣的花草林木,能享受到這麽(me) 美好的生活,感覺日子太幸福了。”

  如今,達瓦堅參一家靠著跑運輸、桃花節分紅、土地流轉、種植養(yang) 殖,一年全家收入超過30萬(wan) 元。

  和達瓦堅參一樣,越來越多老百姓的“安居夢”正在變成日新月異的現實。安居之下,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2021年6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公租房民生家園,工作人員為(wei) 居民發放鑰匙。

  去年發布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明確,公租房保障、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農(nong) 村危房改造等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提出建立農(nong) 村低收入群體(ti) 安全住房保障機製。

  上海等多地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大力度提供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粵港澳大灣區推出一批服務港澳青年的人才房、公租房、共有產(chan) 權房等政策性住房。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住有所居”持續取得新進展。無數住房困難群體(ti) 在萬(wan) 家燈火中找到了屬於(yu) 自己的那一盞燈。

  上世紀70年代,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黃河原蓄滯洪區群眾(zhong) 響應國家號召搬遷至沿黃大堤的房台上居住。2013年起,東(dong) 營市對66個(ge) 房台村進行住房拆遷改造,建設新社區。

  2021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東(dong) 營楊廟社區考察。在居民許建峰家,總書(shu) 記察看臥室、廚房、衛生間等,關(guan) 心了解百姓住房改善情況。

  許建峰告訴總書(shu) 記,他們(men) 原來住在沿黃大堤房台村的老房子裏,2016年搬進了樓房,生活條件好了,就業(ye) 門路多了,打心眼裏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紮實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統籌推進搬遷安置、產(chan) 業(ye) 就業(ye) 、公共設施和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確保人民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2021年12月26日,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城東(dong) 街道桔北老舊小區環境提升工程順利完工。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既要住有所居,更要取得新進展。

  2021年,我國全麵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wan) 個(ge) ,惠及居民965萬(wan) 戶。一處處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幸福在家門口“升級迭代”。

  在“住有所居”的民生保障目標基礎上,《“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住房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要逐步實現住有宜居。

  深圳龍華,在“按需實租”的進一步延伸下,陸續推出“教師之家”“醫療工作者之家”“建設者之家”等多個(ge) 規模化租賃項目,重點解決(jue) 特殊群體(ti) 對住房交通、配套幼兒(er) 園等需求。

  春節前夕,傳(chuan) 來了不少人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國新辦《“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務等政策支持力度,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加快形成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機製;采取多種手段擴大住房公積金製度覆蓋範圍,更多就業(ye) 群體(ti) 將享受住房公積金服務......

  一個(ge) 個(ge) 改善居住條件的夢想圓夢,是“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最溫暖的注腳。

  住房,不僅(jin) 為(wei) 人們(men) 擋風避雨,也承載著家庭安居樂(le) 業(ye) 、生活和美的美好願景。從(cong) “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厚植幸福底色。

  總監製丨錢蔚 王姍姍

  監製丨張鷗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吳璿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校對丨楊彩雲(yun)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