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墨脫縣瑪迪村:“水果經濟”真紅火

發布時間:2022-02-14 09:32:00來源: 西藏日報

  歲末年初,記者乘車從(cong) 林芝出發,出了嘎隆拉隧道,蜿蜒向下,即見滿眼綠意。不多時,林芝墨脫縣墨脫鎮瑪迪村就從(cong) 這片綠色中跳脫出來,給人眼底鋪上了喜悅的暖色調。

  行至一處水果攤旁,黃澄澄的香蕉、金燦燦的“大檸檬”、紅豔豔的蜜桔……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時,幾輛自駕遊車輛也停了下來,遊客紛紛下車挑選水果。

  “香蕉隻有手掌的一半,‘檸檬’卻比臉還大。這真稀奇,還是第一次見到。”長居拉薩,第一次來墨脫旅遊的美朵一臉詫異。

  “個(ge) 頭雖小,但口感和別的香蕉可大不一樣。這是我們(men) 這裏特有的香蕉品種,口感獨特還甜得很。這個(ge) ‘大檸檬’叫香櫞,在別處很難買(mai) 到。”攤主李東(dong) 挨個(ge) 給大家介紹。

  瑪迪村就在紮墨公路旁,路過的人們(men) 大都禁不住這樣“甜蜜的誘惑”,忍不住會(hui) 把各色水果買(mai) 個(ge) 遍,塞滿後備箱。

  “旅遊旺季時,一個(ge) 攤子每天賣特產(chan) 至少收入1000元,遊客少的時候,每天也能收入500元。大家都很喜歡這些土特產(chan) ,最受歡迎的,就是特色香蕉。”站在水果攤旁的瑪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頓珠次仁介紹說。

  特色香蕉種植是瑪迪村村民重要的收入來源。2011年起,瑪迪村就開始種植特色香蕉,並實行分包到戶管理。

  “李東(dong) 從(cong) 2011年就開始種植特色香蕉。她心思活絡、勤勞肯幹。村裏人看到她家種植特色香蕉收入可觀,還有農(nong) 牧局專(zhuan) 業(ye) 技術員指導,肥料也有專(zhuan) 門補貼,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大家也紛紛種起了特色香蕉。”頓珠次仁說。

  如今,瑪迪村共有196畝(mu) 的特色香蕉種植基地,給全村36戶群眾(zhong) 帶來了每戶年均8000元到1萬(wan) 元的收益。

  “李東(dong) 是我們(men) 村的致富帶頭人,村裏第一個(ge) 開小賣部的是她,第一個(ge) 開家庭旅館的也是她。2021年她家收入近14萬(wan) 元。”跟隨李東(dong) 和頓珠次仁,我們(men) 來到了“李東(dong) 家庭旅館”。

  兩(liang) 層的小樓有6個(ge) 床位,一個(ge) 床位一天隻需50元。吸引遊客住下來的不隻是幹淨整潔的環境,還有旅館後麵的果園。

  “村裏幾乎家家有果園。在我們(men) 這兒(er) 住的客人能體(ti) 驗采摘樂(le) 趣。蔬菜是從(cong) 家門口摘的,水果是從(cong) 後院裏摘的。蘋果、葡萄、桃子、草莓、蜜柚這些都有,遊客們(men) 可喜歡了。”李東(dong) 說。

  除了李東(dong) 介紹的這些常見的水果,獨特完整的山地垂直氣候帶還讓瑪迪村種植出了在西藏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熱帶水果。菠蘿蜜、番石榴、百香果、木瓜、桂圓、地石榴……仔細數數,村民果園裏的水果至少有26種。

  別處難得一見的熱帶果園、寒冬中仍然溫暖濕潤的氣候,瑪迪村讓久在城市難以親(qin) 近大自然的遊客們(men) 紛至遝來、流連忘返。

  “派墨公路去年也通了,肯定會(hui) 有更多人來墨脫旅遊。現在村裏的特色香蕉供不應求,我們(men) 正在思考怎樣擴大香蕉種植規模、繼續挖掘果園的發展潛力,靠著‘水果經濟’讓村民的日子更加紅火。”頓珠次仁想著村裏未來的景象,笑意從(cong) 眼睛裏露了出來,甜蜜而鮮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