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結碩果 村民致富奔頭足
“感謝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所有為(wei) 我們(men) 集體(ti) 經濟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員。我是第一次拿到集體(ti) 分紅,以後的生活會(hui) 越來越有盼頭了!”近日,拉薩市林周縣春堆鄉(xiang) 春堆村村民拿著村集體(ti) 經濟的第一筆分紅,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堅持把“三農(nong) ”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采取了一係列強有力的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舉(ju) 措,農(nong) 田水利基本建設顯著加快,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壯大,科技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nong) 牧區改革步伐加快,社會(hui) 持續和諧穩定,為(wei) 全區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重大貢獻。
2021年,全區糧食、青稞、蔬菜、肉奶實現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產(chan) 量分別達到106.15萬(wan) 噸、80.12萬(wan) 噸、88萬(wan) 噸、81.07萬(wan) 噸,均創曆史新高;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總產(chan) 值63.57億(yi) 元,同比增長11.5%;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率20%,同比提高5個(ge) 百分點;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5元,同比增長16%,增速位居全國第一。(下轉第二版) (緊接第一版)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了曆史性成就,農(nong) 牧區麵貌得到極大改善,農(nong) 牧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為(wei) 助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好“三農(nong) ”工作,實現“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提供了重要途徑。發展壯大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是帶領農(nong) 民群眾(zhong) 共同富裕、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物質基礎。數據顯示,西藏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迅速,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已達6172個(ge) 。
近年來,日喀則市白朗縣瑪鄉(xiang) 汪學村始終堅持把黨(dang) 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wei) 加強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首要任務來抓,將黨(dang) 支部政治引領、合作社的抱團發展、群眾(zhong) 的主觀能動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走出一條以村黨(dang) 支部為(wei) 核心、全體(ti) 村民為(wei) 主體(ti) 的強村富民之路,激活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動力。截至目前,該村合作社已從(cong) 2017年的24戶發展到74戶,入社率達100%;飼養(yang) 藏雞數量從(cong) 100羽發展到1800羽,2021年出售藏雞蛋3.2萬(wan) 餘(yu) 枚,村集體(ti) 創收11萬(wan) 元,戶均增收1486元。
沒有高質量的集體(ti) 經濟,就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現代化。近年來,山南市乃東(dong) 區結巴鄉(xiang) 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集體(ti) 經濟。去年10月,結巴鄉(xiang) 生態體(ti) 驗園的蘋果迎來采摘季,前來采摘的遊客絡繹不絕,一派紅火景象。結巴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黎家軍(jun) 說:“體(ti) 驗園依托蜜蜂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附加水果采摘,促進生態旅遊發展,讓當地百姓實現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民營經濟市場主體超39萬戶
截至2021年底,全區民營經濟市場主體39.52萬戶,注冊資本12469.71億元,同比增長 21.36%、28.33%,民營市場主體占全區市場主體總量的97.18%。[詳細] -
村民變股民 分紅笑開顏
藏曆新年來臨之際,工布江達鎮結地崗村迎來了一年一度村集體經濟分紅儀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