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係 為建設美麗西藏提供製度保障
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是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黨(dang) 的領導下生態環境保護的製度安排,包括領導機製、主體(ti) 職責、治理機製和治理能力的總和。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ti) 體(ti) 現,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支撐和建設美麗(li) 西藏的製度保障。
經國序民,正其製度。製度和製度的形成與(yu) 執行能力是地方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製度體(ti) 係建設。202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的指導意見》,這是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對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作出重要部署後,第一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治理體(ti) 係建設的指導意見,係統集成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的理論成果、製度成果、實踐成果,對新時代全麵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頂層設計。
一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核心地位。強調以堅持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為(wei) 統領,貫徹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ti) 要求,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持把黨(dang) 的領導作為(wei) 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的特色標誌和顯著優(you) 勢,將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二是強調多方共治推動環境治理。從(cong) 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的視角和方法來看,所謂“國家治理”就是在一定的社會(hui) 政治經濟基礎上,政府、市場和公民社會(hui) 彼此耦合互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製度體(ti) 係。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通過梳理和規範政府、企業(ye) 、公眾(zhong) 的工作責任和工作邊界,厘清主導、主體(ti) 、參與(yu) 的角色分配,形成環境治理的協同行動和良好互動。
三是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強化法治手段的作用,完善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標準,實施排汙許可管理製度。大力發揮經濟手段,強化環保產(chan) 業(ye) 支撐,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創新治理模式。充分利用技術手段,推動生產(chan) 服務綠色化,強化監測能力建設,提高治汙能力和水平。在繼續發揮行政手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各類專(zhuan) 項督察的同時,加強社會(hui) 監督,健全環境治理信用體(ti) 係建設。
四是注重基礎能力建設。基礎能力是製度發揮治理效能的必要條件,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通過強化決(jue) 策監管能力、支撐環境治理的投資能力以及產(chan) 業(ye) 技術支撐能力,提升環境治理製度執行能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把“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納入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把“生態”作為(wei) 西藏工作“四件大事”之一,把“確保生態環境良好”作為(wei) “四個(ge) 確保”目標的剛性要求,強調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為(wei) 新時代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西藏生態環境保護事業(ye) 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環境治理也麵臨(lin) 新挑戰。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wei) 推進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yi)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謀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更好發揮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對建設美麗(li) 西藏的製度保障作用。
一是強化頂層謀劃和示範引領。明確環境治理主體(ti) 責任是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的鮮明特點,要加快構建“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ye) 主體(ti) 、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參與(yu) ”的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在領導責任體(ti) 係方麵,要進一步完善自治區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製。在企業(ye) 責任體(ti) 係方麵,要構建規範開放的市場,依法實行排汙許可管理製度,健全價(jia) 格收費機製,嚴(yan) 格落實“誰汙染、誰付費”政策導向,建立健全“汙染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等機製。在全民行動方麵,要充分發揮各類社會(hui) 團體(ti) 作用,強化社會(hui) 監督,促進管理單一化向治理多元化轉變。探索建立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評價(jia) 體(ti) 係,健全完善評估獎勵機製,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創新舉(ju) 措製度化。
二是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責權相匹配的政府責任體(ti) 係,健全重大決(jue) 策造成環境損害的終身責任追究製度,探索建立量化評價(jia) 和質化評價(jia) 相結合的分級管理製度。健全立法、司法、執法體(ti) 係,提升區域、流域、地方生態環境監管體(ti) 製和能力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公眾(zhong) 綠色消費激勵機製、企業(ye) 環境信用與(yu) 信息公開製度、生態環境輿情應對機製。
三是加大政策法規標準支持力度。開展相關(guan) 法規的生態化改造,對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進行修訂。推進綠色生產(chan) 消費、生態環境教育等方麵的相關(guan) 立法。建立健全統一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標準體(ti) 係,鼓勵開展各類涉及環境治理的綠色低碳認證製度。製定重點領域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管理辦法,推動排汙權交易抵質押融資工作,推進發展重大環保裝備融資租賃工作。
四是積極推動全球環境治理。麵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未有之大變局,要進一步強化戰略定力,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積極參與(yu) 全國乃至全球生態環境治理,主動分享治理經驗。繼續推進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低碳發展等領域的合作,主動承擔同區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yi) 務,為(wei) 美麗(li) 中國建設提供西藏智慧、西藏方案。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城關區各駐村(居)工作隊積極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
城關區51個駐村(居)工作隊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充分發揮個人、集體、宣傳三大力量,全力做好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進一步提高了隊伍精氣神,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詳細] -
高山峽穀產業興——湖北武漢援藏助力山南索珠鄉鄉村振興
在索珠村藏藥材種植基地,索朗次旺正忙著製作羊肚菌菌種和營養袋,這批菌種3月份就可以出菇采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