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發布時間:2022-04-06 14:27:00來源: 西藏日報

  社會(hui) 治理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走進新時代、麵對新矛盾,南木林縣以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為(wei) 抓手,狠抓基層社會(hui) 治理,形成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hui) 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各顯其能的治理新格局,讓“楓橋經驗”在南木林縣迸發新活力,探索形成了“553x”社會(hui) 治理新模式,把基層社會(hui) 治理延伸到田間地頭,使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553x”社會(hui) 治理新模式,即打造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結合的“五治”建設體(ti) 係,規範化建設形勢分析研判中心、“一站式”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法治宣傳(chuan) 教育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以及群防群治、網格化服務管理及社會(hui) 治安防控體(ti) 係的“五個(ge) 建設”路徑,培育由法律顧問、法治村主任、法治明白人組成的“三法”隊伍,以“哪個(ge) 領域有隱患就治理哪個(ge) 領域,什麽(me) 問題突出就整治什麽(me) 問題”的X工作原則,最大限度把矛盾解決(jue) 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構建治理體(ti) 係,提高服務能力

  作為(wei) 日喀則市的人口大縣,南木林縣境內(nei) 流動人口多,社會(hui) 治安管理壓力較大。為(wei) 了營造“法治南木林”的平安和諧氛圍,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目標,南木林縣委、縣政府創新提出“五治”建設體(ti) 係,推動社會(hui) 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

  ——以“政治”增強治理定力。結合“法律七進”“四講四愛”等,推進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機關(guan) 、進企業(ye) 、進校園、進農(nong) 牧區、進寺廟,凝聚推進社會(hui) 治理的思想共識。

  ——以“法治”彰顯治理威力。堅持以普法教育為(wei) 先導、執法行為(wei) 為(wei) 重點、公正司法為(wei) 保障、基層依法治理為(wei) 基礎,在全縣範圍營造了濃厚法治氛圍。2021年,圍繞農(nong) 牧區戶籍管理、安全隱患排查等重大課題和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現實問題,南木林縣組織政協委員及相關(guan) 部門深入基層一線開展7次專(zhuan) 題調研,發現問題41個(ge) ,提出意見建議73條。

  ——以“德治”深化治理潛力。著力開展平安建設等創建活動,加強村規民約、寺規僧約等規範建設,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勵機製,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師生、僧尼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以“自治”激發治理活力。選派優(you) 秀幹部職工擔任村居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和支部書(shu) 記,掛點整頓15個(ge) 軟弱渙散村級黨(dang) 組織,真正把村居黨(dang) 組織打造成基層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規範製定監督委員會(hui) 職責及履職台賬,有效促進“陽光村務”健康發展;組織開展相關(guan) 培訓102場次,不斷提高基層綜治力量履職能力和基層自治能力。

  ——以“智治”提升治理能力。投入633.96萬(wan) 元,打造南木林縣智慧交通信控和違法管理平台,為(wei) 轄區正常的交通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投入2208.45萬(wan) 元,大力實施“雪亮工程”項目,提升社會(hui) 治理智能化水平;圍繞“智慧法院”建設,實現全業(ye) 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

  南木林縣艾瑪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瓊達表示,“五治”建設激發了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使群眾(zhong) 真正成為(wei) 鄉(xiang) 村治理的主體(ti) 。同時,“五治”建設使原來由鄉(xiang) 村幹部唱“獨角戲”治理困局,變成了全體(ti) 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的“大合唱”治理新格局,促進了村風民風持續好轉。 

  拓寬治理路徑,健全法治保障

  當天際被晨曦照亮,山間村落隨處可見悠閑晨練的群眾(zhong) ;當河穀被晚霞映紅,居民小區、背街小巷,隨處可見人們(men) 怡然自得的場景。這裏有安居樂(le) 業(ye) 的幸福,有社區鄰裏的和諧,有持續平安的保證。

  2014年,格桑與(yu) 紮西恰多結為(wei) 夫妻,婚後也有了一個(ge) 可愛的女兒(er) 。但由於(yu) 婆媳矛盾日益突出,夫妻關(guan) 係破裂。由於(yu) 涉及孩子撫養(yang) 權等問題,雙方爭(zheng) 執沒有結果,於(yu) 是找到了次旺頓珠。

  次旺頓珠是南木林縣多元化調解中心專(zhuan) 家庫的一員。一張桌子、一瓶酥油茶、幾個(ge) 茶杯。雙方當事人和次旺頓珠坐在一起,擺事實、講道理。

  “雖然你們(men) 以後就是兩(liang) 家人了,但都是鄉(xiang) 裏鄉(xiang) 親(qin) ,今後還是要好好相處,遠親(qin) 不如近鄰嘛。”次旺頓珠邊說邊給雙方當事人敬上茶,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的雙方當事人相視一笑。有效的調節,化解了多年的矛盾,彼此打了開心結。

  去年,南木林縣實施“矛盾糾紛排查年”“信訪積案化解年”,共排查發現176件矛盾糾紛隱患,調解134件。2019年,南木林縣獲得日喀則市平安建設(綜治)工作三等獎、2020年獲得日喀則市平安建設(綜治)工作一等獎、“先進雙聯戶”創建活動先進縣區榮譽稱號。南木林縣卡孜鄉(xiang) 魯古東(dong) 村“四季祥和”人民調解室和多角鄉(xiang) “四季祥和”人民調解室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被評為(wei) 自治區“十大品牌”調解室。

  在推進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南木林縣通過“五個(ge) 建設”,建設“平安南木林”已經深入民心,民事糾紛基本實現在村自行調解,村風純樸,村民幸福,群眾(zhong) 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達到99%以上。

  聚焦群眾(zhong) 需求,保障精準治理

  法律顧問、法治村主任、法治明白人,活躍在南木林縣群眾(zhong) 的身邊。為(wei) 真正改變群眾(zhong) “辦事不懂法、有問題不找法、解決(jue) 問題不靠法”的現狀,近年來,南木林縣通過深入調研摸底,結合各鄉(xiang) 鎮推薦及個(ge) 人申請,從(cong) 政法係統、村“兩(liang) 委”幹部、“雙聯戶”戶長中,遴選出一支由法律顧問、法治村主任、法治明白人組成的“三法”隊伍。

  針對基層常見矛盾糾紛、村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該縣對“三法”隊伍進行有針對性的任前培訓,深化了“三法”隊伍對法律法規的理解,提高了他們(men) 依法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能力。

  2021年,全縣657名“三法”隊伍成員采取集中宣傳(chuan) 、入戶宣傳(chuan) 等方式,共開展入戶宣傳(chuan) 2140餘(yu) 次,受教育群眾(zhong) 達7.2萬(wan) 餘(yu) 人次。在多角鄉(xiang) 娘木村,村民們(men) 外出務工時,法治村主任珠加都會(hui) 交給他們(men) 一份勞務合同。在引領群眾(zhong) 學法用法的同時,南木林縣“三法”隊伍還參與(yu) 環境保護、水利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等,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去年4月,法治村主任珠加牽頭成立娘木村集體(ti) 農(nong) 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年收益50多萬(wan) 元。

  按照“哪個(ge) 領域有隱患就治理哪個(ge) 領域,什麽(me) 問題突出就整治什麽(me) 問題”的X工作原則,南木林縣將“553”工作法貫穿縣域社會(hui) 治理工作的全過程,不僅(jin) 為(wei) 百姓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還有效降低了社會(hui) 治理成本。南木林縣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次旺頓珠告訴記者,如今,在南木林縣廣大群眾(zhong) 中,已經形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的習(xi) 慣,村民學法用法熱情高了,主動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人多了,進而有序有力地護航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順利實施。

  (記者 紮巴旺青 胡榮國 張斌 董秀麗(li) 李洲 謝筱純 朱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