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新華全媒+丨5070米絕美小村的“雲端生活”

發布時間:2022-05-06 09:14:00來源: 新華社

   在藏族小夥(huo) 旺堆的眼裏,這個(ge) 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就在生他養(yang) 他的故鄉(xiang) 。

   今年31歲的旺堆來自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打隆鎮堆瓦村,這個(ge) 僅(jin) 有40戶人家的小村落,海拔約507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堆瓦村坐落在蒙達崗日雪山腳下,麵朝清澈深邃的普莫雍措,在澄澈如洗的天空下,經幡隨風飄揚,成群的牛羊在草場上悠然覓食。


堆瓦村全景。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堆瓦村的村民世代以放牧為(wei) 生。由於(yu) 海拔高,夏季短,堆瓦村的草場無法為(wei) 羊群提供充足的過冬飼料,而被稱為(wei) “仙女之淚”的普莫雍錯,湖心有一座小島,每年高原最冷的時刻,普莫雍錯封凍成冰湖。於(yu) 是,堆瓦村的牧人便把羊群趕到湖心島上,挨過最寒冷的冬季。待春回大地,冰湖還未解封之時,再把羊群接回。


羊群順著安全小路通過普莫雍錯冰湖。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羊群在春冬季節的轉場,是堆瓦村沿襲上千年的傳(chuan) 統,很多村民一輩子守著羊群,未曾踏出過山外。隨著西藏的教育普及和社會(hui) 進步,旺堆有著和老一輩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他是村裏的第一批大學生,在拉薩上大學的四年時間,他參加過各種社會(hui) 實踐,也飽覽過祖國的大好河山。更讓他感到欣喜的是,自己閱曆不斷增長的同時,家鄉(xiang) 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堆瓦村整潔的村道和漂亮的藏式民居。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鱗次櫛比的藏式民居代替了破舊逼仄的土房子;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冬天不用再去湖麵砸冰取水;寬闊整潔的水泥路修到家門口,村裏還建起了醫務室……得益於(yu) 邊境小康村的建設,堆瓦村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村民們(men) 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村裏開了三家茶館和兩(liang) 家商店,還有十多戶人家購置了小汽車呢!”堆瓦村村委會(hui) 主任米瑪次仁說,2018年堆瓦村實現脫貧摘帽,全村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933元。


堆瓦村漂亮的藏式民居前停放著小汽車。新華社記者 沈虹冰 攝

   在外求學期間,旺堆領略了城市的霓虹閃爍,卻發現內(nei) 心依然對家鄉(xiang) 純粹原始的自然風光念念不忘。2017年大學畢業(ye) 後,旺堆選擇回到堆瓦村開辦民宿,為(wei) 此他經常跑到拉薩的各大旅行社推介堆瓦村的風景,也會(hui) 邀請一些“網紅”朋友來做直播,增加村莊的知名度。

   風光旖旎之地,不會(hui) 因為(wei) 山高路遠而被封存。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再加上堆瓦村開始在旅遊圈裏小有名氣,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來到這個(ge) 村莊“打卡”。2019年,旺堆將民宿升級成一家湖景酒店,坐在酒店的房間裏,推開窗就能看到靜謐幽深的普莫雍錯。

   “每逢假期酒店房間都會(hui) 被訂滿,我希望將來有更多的人領略堆瓦村的風光,村民們(men) 也能分享旅遊帶來的紅利。”旺堆說。(視頻記者:沈虹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