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西藏:集體經濟結碩果 群眾生活節節高

發布時間:2024-01-30 10:41:00來源: 西藏商報

  春節、藏曆新年即將到來,全區多地村集體(ti) 經濟分紅儀(yi) 式也都如約而至。日前,那曲市色尼區牧家阿古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舉(ju) 行分紅儀(yi) 式,向合作社股民派發現金分紅,盡管冬季十分寒冷,但看著又一年的“開門紅”,群眾(zhong) 的心裏也都暖意十足。

  長期以來,“合作社模式”不僅(jin) 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還在觀念上改變了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讓牧民群眾(zhong) 有了奮鬥的願望和意誌,挺起了腰杆、邁開了步伐,共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今年69歲的加瓦老人,家住那曲市色尼區羅瑪鎮4村。1月27日,他一大早便穿戴整齊出門,當天對他來說是一個(ge) 特殊的日子,合作社要分紅了。在分紅現場,一摞摞現金擺放在桌上,18戶村民滿臉喜悅。牧家阿古負責人美拉次仁為(wei) 羅瑪鎮4村18戶群眾(zhong) 逐一發放分紅和工資,群眾(zhong) 個(ge) 個(ge) 笑在臉上、樂(le) 在心頭。

  領到分紅後,加瓦老人激動地跟記者說:“之前我們(men) 家裏也養(yang) 了好多頭犛牛,擠的犛牛奶都是給自己家裏人喝,這兩(liang) 年才知道,原來自家的犛牛奶也可以變現。現在我們(men) 給合作社提供犛牛奶,合作社每年給我們(men) 分紅,家裏的收入也增加了,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了。” 除了集體(ti) 分紅外,加瓦老人經常還會(hui) 以個(ge) 人名義(yi) 向合作社銷售糌粑、“拉拉”等,今年,加瓦一家共分到9000餘(yu) 元。臨(lin) 近春節和藏曆新年,加瓦也打算去市裏囤點年貨,給家裏的孫子、孫女添置點新衣服,讓孩子們(men) 過一個(ge) 溫暖年。

  去年,牧家阿古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為(wei) 羅瑪鎮4村18戶群眾(zhong) 共分紅兩(liang) 次,共計99000元,平均每戶分到5500元。“雖然那曲很多牧民家裏都養(yang) 犛牛和羊,但以前犛牛奶、羊奶都是用來滿足自己家裏日常生活,也沒有用於(yu) 售賣,家庭收入就不會(hui) 很高。自從(cong) 他們(men) 入股合作社以後,觀念也慢慢發生變化,現在他們(men) 都會(hui) 將自己家的犛牛奶、羊奶送到合作社來賣,這樣一來他們(men) 的收入提高了,生活也就越過越好了。”牧家阿古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美拉次仁說。

  隨著每家每戶的牛羊越養(yang) 越多,犛牛奶的供應量也就變得越來越多。目前,色尼區羅瑪鎮4村每天要給牧家阿古合作社提供200斤犛牛奶。過去的一年又是豐(feng) 收的一年,在新的一年裏,加瓦老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掙更多的錢,讓家裏的生活條件變得更好。

  無數家庭在當地合作社的幫助下,不僅(jin) 轉變了思想觀念,改變了生產(chan) 經營方式,同時,生產(chan) 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他們(men) 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奔頭,他們(men) 在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也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堅定。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