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日喀則江孜縣依托援藏優勢推動產業振興

發布時間:2024-02-07 09:59:00來源: 西藏日報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2023年,日喀則市江孜縣大力踐行“四敢”要求、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堅持與(yu) 上海援藏江孜聯絡小組共同發力,著力在完善沙涓合作新模式、探索盒馬訂單農(nong) 業(ye) 新路徑等方麵下功夫,加大產(chan) 業(ye) 扶持力度,擴大品牌影響力,加快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持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走深走實。

  據介紹,江孜縣堅持因地製宜,探索“黨(dang) 支部+合作社+群眾(zhong) ”和“規劃先行、綠色環保、產(chan) 業(ye) 支撐、特色突出、優(you) 勢互補、品牌創建”工作機製,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積極開展首屆“江孜工匠”評選活動,針對市場需求和產(chan) 品特點舉(ju) 辦新品發布會(hui) 、合作推廣、公開課等營銷活動。支持培育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xiang) 村車間等農(nong) 產(chan) 品和紡織品加工業(ye) ,推動“農(nong) 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大對中小型企業(ye) 、農(nong) 村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新型經營主體(ti) 培育和支持力度,促進沙涓合作新模式、盒馬訂單農(nong) 業(ye) 新路徑在全縣範圍推廣複製。

  江孜縣圍繞“民族手工業(ye) ”做文章,與(yu) 上海沙涓時裝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共同探索,在索蓋村試點打造“前店後坊”產(chan) 銷模式,推動民族手工業(ye) 提質增收。2023年組織50名本地手工業(ye) 人員參加“上海工匠”郭秀玲氆氌產(chan) 品製作培訓。自2023年10月上崗以來,人均每月增收4000元;上海沙涓時裝科技公司與(yu) 江孜縣阿佳格桑氆氌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簽訂500條圍巾訂單合同,促進合作社增收15萬(wan) 元,相比上一年收入翻一番;與(yu) 江熱鄉(xiang) 殘疾姑娘次仁片多簽訂500隻布娃娃合同,幫助她增收4萬(wan) 元。在江孜縣熱龍鄉(xiang) 馬玉村成功舉(ju) 辦沙涓“雪域·回響——日喀則傳(chuan) 統服飾工藝時尚秀”,著力打造“高原氆氌、時尚氆氌、藝術氆氌”,當天直播平台銷售“江孜係列產(chan) 品”達15萬(wan) 元。值得一提的是,江孜氆氌羊絨係列產(chan) 品已在巴黎樂(le) 蓬馬歇百貨銷售,預計將在2024年法國巴黎時裝周亮相宣推。

  江孜縣圍繞“如何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小農(nong) 戶如何對接大市場”等課題開展深度調研,著力打通“藏品入滬”和“滬品入藏”雙向路徑。充分挖掘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優(you) 勢資源,引進上海盒馬公司,以“高原第一和美鄉(xiang) 村”為(wei) 目標成功打造西藏首個(ge) “盒馬村”,促進盒馬公司與(yu) 江孜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班久倫(lun) 布“盒馬村”共有優(you) 質青稞1500畝(mu) 、有機青稞200畝(mu) ,為(wei) 盒馬公司供應價(jia) 值60萬(wan) 元的青稞米和青稞麵。與(yu) 藏研公司共同出資4400萬(wan) 元新建青稞原料加工基地,鼓勵和支持藏研公司協助盒馬公司實現部分研發新品生產(chan) 線落戶江孜縣。2023年,開發首款青稞八寶飯,首季銷售超5萬(wan) 盒;開發椰香青稞爆珠粽,廣受消費者青睞,端午期間銷量超10萬(wan) 隻;目前,海藻糖青稞吐司、青稞蒸餃、綠豆薄荷青稞涼粥等10多種商品已上市,形成了以青稞米、青稞粉、青稞爆珠為(wei) 原料的25個(ge) 係列產(chan) 品,組成了“青稞宇宙係列”商品線。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