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林芝市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辦公空間最小化 服務群眾最大化

發布時間:2024-03-13 09:31:00來源: 西藏日報

  推進黨(dang) 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關(guan) 鍵在黨(dang) ,重心在街道社區。

  近年來,林芝市堅持以創新黨(dang) 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為(wei) 路徑,以巴宜區為(wei) 試點,探索開展“4+3+3”工作模式,做強街道、做優(you) 社區、做好保障、做活治理,推動實現“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群眾(zhong) 最大化”,以黨(dang) 建創新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

  強化黨(dang) 建引領,構建善治格局

  建組織領導。林芝市建立以巴宜區委書(shu) 記、區長為(wei) 雙召集人的議事協調機製,定期調度工作、研究解決(jue) 問題,形成區委統籌、街道負責、部門協助、社區落實的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體(ti) 係。研究製定《巴宜區黨(dang) 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目標措施,明確三年行動計劃,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建責任體(ti) 係。林芝市建立區委書(shu) 記主導“書(shu) 記工程”、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管好“責任田”、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肩負“操盤手”、網格支部書(shu) 記延伸“長觸角”四級書(shu) 記抓城市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機製,切實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建網格鏈條。探索建立社區黨(dang) 委6個(ge) ,全覆蓋建立網格聯建黨(dang) 支部22個(ge) ,推動住宅小區黨(dang) 組織應建盡建,形成“街道黨(dang) 工委、社區黨(dang) 委、網格黨(dang) 支部、小區(樓院)黨(dang) 小組、黨(dang) 員中心戶”的五級組織鏈條。按照“就近就便、屬性相似”原則,采取功能化改革的辦法,多網格抱團組建聯建支部,實現網格與(yu) 網格黨(dang) 組織高度融合。

  建大工委大黨(dang) 委。林芝市結合街道社區需求和短板弱項,協調35名市直和區直部門領導幹部,吸納轄區內(nei) 各行業(ye) 、社區黨(dang) 員25名,兼任“大工委”“大黨(dang) 委”委員,打破以往層級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區域化組織程度,構建起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基層黨(dang) 建工作格局。

  匯聚工作合力,抓好精細服務

  探索組建多元化城市社區隊伍。林芝市以機關(guan) 黨(dang) 員“雙報到”工作為(wei) 契機,簽訂共駐共建協議97份,黨(dang) 員到社區報到服務4358人次,真正把黨(dang) 的觸角延伸到基層末梢。推動社區工作力量下沉,選聘組建60名服務優(you) 、素質強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為(wei) 城市基層治理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建設多元化服務隊伍,將退役軍(jun) 人、學生、物業(ye) 、外賣小哥、網約司機等群體(ti) 納入服務隊伍,協商共治激發治理效能。目前,巴宜區共有各類服務隊22支,涵蓋文化惠民、矛盾化解、應急處突、環境保護、扶危濟困等基層治理領域的方方麵麵。

  探索推進精細化城市社區管理。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林芝市按照1個(ge) 包保單位、1名專(zhuan) 職網格員、1名網格民(輔)警、若幹名聯戶長(樓棟長)的“1+1+1+N”模式製定包保責任體(ti) 係,健全矛盾問題調處長效機製、聯動包保力量現場調解機製,以及街道“大工委”周例會(hui) 交辦、月例會(hui) 商辦、聯席會(hui) 聯辦的問題解決(jue) 機製,創新采辦分離工作模式,處置街道社區矛盾糾紛等各類問題。

  探索開展精準化城市治理服務。林芝市創新推出“服務最大化、辦公最小化”的現代社區管理運行模式,推動“服務員”進家庭,認領解決(jue) 居民“微心願”年均133個(ge) ,開展扶危濟困籌集善款年均15萬(wan) 餘(yu) 元。推動“服務隊”進網格,創建“老兵”“陪讀媽媽”等誌願服務隊,與(yu) 219家市(區)直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組織,共建“紅色朋友圈”,聯合開展文藝演出、設施補修等活動120餘(yu) 場次。推動“服務團”進社區,創建“啟航教育班”“紮念普及班”“寒暑假托管班”等10個(ge) “五社聯動型”服務團隊,以“小切口、大服務”更好惠及各族群眾(zhong) 。

  加大保障力度,提升治理效能

  強化資金保障。投資2100餘(yu) 萬(wan) 元完成3個(ge) 社區活動場所改造提升,建成6個(ge) 紅色驛站,“15分鍾服務圈”功能基本實現,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務。分批分類建設6個(ge) 網格工作站,建成2個(ge) 街道辦綜治中心,爭(zheng) 取市財政資金1000萬(wan) 元,配套本級財政2267萬(wan) 元支持基層治理工作,確保有權管事、有錢辦事。

  強化科技保障。林芝市建立以綜治中心為(wei) 樞紐、網格化為(wei) 基礎、信息化為(wei) 支撐的工作體(ti) 係,打造綜治信息係統、公共安全視頻監控係統等融合服務平台,將網格劃分、基礎數據、指揮體(ti) 係、網格隊伍、辦理事項、辦理流程等要素接入,形成“一平台統籌、多網絡融合、全方位覆蓋、多領域共享”的信息化治理格局。

  強化製度保障。林芝市在街道社區構建專(zhuan) 班化組織、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機製,破解物業(ye) 管理、城市智慧化集成、新就業(ye) 群體(ti) 管理等“老大難”問題。建立平時駐網格、戰時抓集中的平戰轉換機製,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分類組建巡邏、應急、救援、醫療等小組,形成“一支隊伍統管、小組分工協同”模式。探索推行紅色物業(ye) 管理模式,推動物業(ye) 黨(dang) 支部建設,組織社區黨(dang) 員在居民商討會(hui) 、居民說事會(hui) 等方麵發揮作用,實現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雙提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