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挺直產業“腰杆” 鼓足振興信心——山南市乃東區讚堂社區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小記

發布時間:2024-03-21 15:52:00來源: 西藏日報

  居民醫療保險費用由社區代繳,對本地大學生進行資助,每年向群眾(zhong) 發放分紅款……在山南市乃東(dong) 區乃東(dong) 街道讚堂社區,13項惠民措施讓家家戶戶都樂(le) 開了花。

  給群眾(zhong) 帶來這些實惠的“秘籍”,正是社區不斷發展壯大的集體(ti) 經濟。

  讚堂社區位於(yu) 山南市澤當城區南郊的西紮山腳下,交通幹線澤魚線縱貫社區,具有發展村集體(ti) 經濟的優(you) 勢。

  近年來,該社區整合資源要素、搶抓發展機遇,因地製宜打造特色產(chan) 業(ye) ,不斷提升自身“造血”能力,走出一條“抓經濟、促振興(xing) 、享紅利”的發展之路。

  “以前村裏發展經濟的意識不強,家家戶戶就靠種地喂牛,條件都一般。”讚堂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次仁回憶說,“後來,我去了一趟江蘇的華西村,真是開了眼界。人家都能把全村人組織起來,靠村辦企業(ye) 帶動群眾(zhong) 致富,我們(men) 腦子也得活起來,也要搞集體(ti) 經濟才行。”

  次仁是個(ge) 有頭腦的人,早年開過大貨車、出租車,是村裏最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中的一個(ge) ,深受讚堂群眾(zhong) 的信任。經過一番謀劃,次仁和村幹部帶著群眾(zhong) 一起,從(cong) 最初的租賃集體(ti) 土地、臨(lin) 街房開始幹起,逐步整合資源,發展集體(ti) 經濟。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讚堂人看到了更大的發展機遇,積極爭(zheng) 取資金和政策支持,組建農(nong) 機經銷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白塔農(nong) 家樂(le) 、養(yang) 殖合作社、磨麵加工廠等多個(ge) 集體(ti) 經濟項目,入股錦澤商品混凝土公司。近幾年來,又開辦起餐飲服務中心、遊泳館、室內(nei) 足球場、戶外素質拓展基地等產(chan) 業(ye) ,集體(ti) 經濟規模從(cong) 2016年的300萬(wan) 元,到2019年的503萬(wan) 元,再到2023年的700多萬(wan) 元,不斷發展壯大,群眾(zhong) 收益也穩步增長,成為(wei) 有名的小康社區。

  為(wei) 了實現集體(ti) 經濟的規模化、正規化發展,提升管理、服務效能,讚堂社區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運營村辦產(chan) 業(ye) ,進一步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

  合作社理事長邊巴次仁說:“從(cong) 早期的資源型產(chan) 業(ye) 發展到餐飲、住宿、休閑娛樂(le) 、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項目投資等多元化的產(chan) 業(ye) 集群,我們(men) 社區逐步實現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發展紅利由群眾(zhong) 共享。”

  自從(cong) 社區的“婦女之家”餐館開業(ye) 以後,拉巴卓瑪就在這裏做服務員,餐館每天人來人往,她一邊忙碌,一邊和街坊鄰居聊天談笑,生活過得快樂(le) 又充實。

  她說:“在餐館工作,不用離開社區,每幹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既輕鬆又自在,鄰居們(men) 還經常聚在這裏拉家常,工作非常愉快。”

  集體(ti) 經濟發展壯大,直接受益的就是社區群眾(zhong) 。

  拿分紅來說,社區70多戶群眾(zhong) ,分紅款從(cong) 2016年的每人3000元,漲到2019年的每人5000元,再漲到2023年的每人7000元,收益不斷提高,家家戶戶都得到了實惠。

  再說居民福利。早在2016年,讚堂社區就通過民主決(jue) 策,從(cong) 集體(ti) 經濟收入中拿出資金,用以解決(jue) 社區群眾(zhong) 部分生產(chan) 生活費用,一連推出代繳農(nong) 用化肥款、代繳生活用電費用、免費接送在校生離校返校、墊付住院醫療費用等13項惠民措施。其中,僅(jin) 2023年,13項惠民措施總計支出就達到177.38萬(wan) 元。這不僅(jin) 進一步改善民生,更為(wei) 群眾(zhong) 解除不少後顧之憂,增強社區群眾(zhong) 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牽住“牛鼻子”,贏得主動權。現如今,讚堂社區黨(dang) 員群眾(zhong) 進一步解放思想、鉚足幹勁,大膽嚐試“飛地經濟”,通過土地開發項目投資、入股亞(ya) 堆鄉(xiang) 曲德貢村經濟產(chan) 業(ye) 等形式,向周邊區域提供服務、投工投勞,從(cong) 而達到“借巢下蛋”、擴源增收的目標,不斷推動集體(ti) 經濟節節攀升。黨(dang) 員群眾(zhong) 嚐到了發展的甜頭,社區上下在“走出去”的路上,齊心協力闊步向前,還將不斷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結出新的碩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