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種出致富好“錢”景
那曲市索縣加勤鄉(xiang) 嘎達村,平均海拔4100米,距離縣城約125公裏,距離鄉(xiang) 政府約50公裏,地處高山峽穀中。
近日,記者來到嘎達村走訪。在該村的蔬菜大棚裏,記者看到,翠綠的西葫蘆、茂盛的黃瓜藤蔓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我們(men) 村的蔬菜大棚,是在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來的,不僅(jin) 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吃菜難問題,也增加了村集體(ti) 收入。”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羅次說。
據悉,為(wei) 確保當地群眾(zhong) 不出村就能吃到新鮮的蔬菜,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駐嘎達村工作隊經過一係列的調研後,於(yu) 2022年12月成功搭建了嘎達村第一座半地下室蔬菜大棚。
時下室外溫度雖不高,但大棚內(nei) 的溫度卻高達30℃。駐村工作隊第一書(shu) 記王建紅在與(yu) 我們(men) 攀談的間隙,還時不時上前兩(liang) 步,給正在大棚內(nei) 勞作的兩(liang) 名菜農(nong) 講解棚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等種植知識。
據了解,近一年多來,在兩(liang) 批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的共同努力下,嘎達村的蔬菜大棚種植了多種綠色蔬菜,除滿足本村群眾(zhong) 需求外,還銷售到附近各村,年收入有6萬(wan) 多元。
“如今,我們(men) 村正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you) 勢,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積極探索產(chan) 業(ye) 化、標準化、規範化經營模式,推廣種植技術,不斷提升蔬菜品質。”王建紅介紹說,“蔬菜大棚是嘎達村立足資源稟賦,因地製宜發展產(chan) 業(ye) 、幫助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創新之舉(ju) 。下一步,我們(men) 計劃擴建大棚,擴大種植規模,把蔬菜賣得更遠,進一步增加群眾(zhong) 收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手把手”教技能 “點對點”抓產業
自2023年6月北京市順義區與西藏尼木縣達成對口幫扶合作意向以來,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先後組織考察團、工作組來到尼木實地考察,並圍繞櫻桃、草莓等幫扶項目深入交流。[詳細]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紮實推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產業興 鄉村美 農民富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是藏醫鼻祖宇妥·雲丹貢布出生地,有遠近聞名的邱桑溫泉。打好“主動戰”,轉變思想觀念,積極推動新業態示範項目——藥王蜜蜂養殖項目落地落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