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林市派鎮小學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鷹舞”傳(chuan) 承者定期到學校輔導,將“鷹舞”融入課間操、陽光體(ti) 育、舞蹈興(xing) 趣活動中;
廣東(dong) 實驗小學統籌校內(nei) 外力量開展了“一針一線繡紅旗”“陽光心理、健康人生”等多期思政精品講堂;
南伊珞巴民族鄉(xiang) 小學開展珞巴文化習(xi) 俗展示、珞巴舞蹈進校園等活動,用最直觀的方式傳(chuan) 承珞巴民族曆史、服飾、飲食、生活方式,讓師生了解珞巴族優(you) 秀文化……
近年來,林芝市聚焦“黨(dang) 建引領、主線貫穿、課堂實效、強師關(guan) 鍵、文化浸潤”五個(ge) 方麵,著力構建更加完善的思政體(ti) 係、更加豐(feng) 富的工作內(nei) 涵、更加多元的思政載體(ti) 、更加充實的思政課堂、更加濃厚的思政氛圍,全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思政教育質效。
聚焦黨(dang) 建引領,思政工作體(ti) 係更加完善
立足“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麵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成立了林芝市委教育工委,全麵理順中小學黨(dang) 組織隸屬關(guan) 係,形成了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社會(hui) 協同配合的思政工作格局,切實把中小學思政教育作為(wei) 重大的政治任務,主動謀劃、大力推進,將思政課教育納入教育年度目標考核重要內(nei) 容推動落實。
各個(ge) 學校始終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初心使命,深入實施中小學黨(dang) 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製,建立健全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抓思政課工作機製,嚴(yan) 格落實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校長帶頭上思政課製度,每學期至少召開1次思政教育工作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部署相關(guan) 事宜;積極創建各級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20餘(yu) 個(ge) ,湧現出了優(you) 秀黨(dang) 員、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標兵40餘(yu) 名;優(you) 先發展中小學思政課骨幹教師入黨(dang) ,不斷提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黨(dang) 員比例。目前,林芝市2093名黨(dang) 員中,思政課教師達130餘(yu) 名。積極完善黨(dang) 建帶團建、隊建工作機製,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等組織在推進思政教育方麵的優(you) 勢和作用。突出“中國心、民族魂、西藏情”,將感恩教育作為(wei) 思政教育核心內(nei) 容,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從(cong) 小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
聚焦主線貫穿,思政工作內(nei) 涵更加豐(feng) 富
林芝市教育局黨(dang) 組製定了《全市教育係統常態化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專(zhuan) 項教育實踐活動方案》,結合“七個(ge) 全覆蓋”工程,狠抓語言文字培訓、形象符號宣傳(chuan) 、隊伍建設保障等重點工作,累計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學校22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學校51個(ge) 。
同時,聯合團市委等部門持續開展少先隊員“紅領巾”尋訪研學實踐活動,在廣東(dong) 省珠三角各市地持續開展粵林兩(liang) 地師生手拉手活動。為(wei) 引導廣大師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林芝市教育局聯合市委宣傳(chuan) 部累計組織300餘(yu) 名師生到工布江達縣參觀區內(nei) 首個(g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專(zhuan) 題展(太昭古城專(zhuan) 題展);聯合四川省瀘州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在區外累計開展4次以“漢藏團結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等為(wei) 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通過豐(feng) 富多彩的各類研學實踐課程,不斷激發學生對黨(dang) 、國家、人民的熱愛之情,培養(yang) 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發揮本地資源優(you) 勢,共開展市內(nei) 各類研學實踐活動95期,參與(yu) 人數達6000餘(yu) 人。此外,墨脫縣背崩鄉(xiang) 小學聯合駐地部隊,讓駐地官兵以編外教師身份常態化參與(yu) 學校國防教育工作,一代代邊防軍(jun) 人在奉獻中築起豐(feng) 碑,用實際行動點亮孩子心中強國夢、強軍(jun) 夢,“兵老師”的接力棒傳(chuan) 了一茬又一茬,在孩子們(men) 心中“戍土衛疆、紮根邊關(guan) ”成為(wei) 一種光榮而神聖的責任。
聚焦課堂實效,思政工作載體(ti) 更加多元
堅持以“大思政課”建設為(wei) 抓手,落實“教學目標一體(ti) 化、示範課程一體(ti) 化、教研工作一體(ti) 化、師資隊伍一體(ti) 化、培訓機製一體(ti) 化”建設,嚴(yan) 格落實新課程標準,推進課程思政與(yu) 思政課程深度融合,積極搭建優(you) 質思政教育資源共享平台,發揮優(you) 質思政課程示範作用。
林芝市將《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學生讀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讀本》作為(wei)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教材、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的重要載體(ti) ,積極探索“大實踐+大思政”育人新格局。全市4所高中(含職校)均成立了思政教研組,按照年度、月份列出計劃安排表,確定思政公開課主題,集體(ti) 研討備課,確保課程內(nei) 容科學新穎、內(nei) 涵深刻、效果顯著。積極組織思政教師參加全區高中教師教學競賽決(jue) 賽,林芝市第二高級中學獲得二等獎、林芝市廣東(dong) 實驗中學獲得三等獎;組織思政教師參加全區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基本功交流展示活動,湧現出了“多才多藝的民間藝術”等一批優(you) 秀思政課代表作品。同時,開展了“藍信封林芝青少年心理健康專(zhuan) 項幫扶”活動,組織市直中小學生與(yu) 全國優(you) 秀大學生誌願者開展“一對一”書(shu) 信結對活動,通過長期傾(qing) 聽、溫情陪伴、指導幫助等方式,助力全市廣大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聚焦強師關(guan) 鍵,思政隊伍力量更加充實
林芝市深入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通過國培、區培計劃持續加強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培訓,采取在線學習(xi) 、集中培訓、送培下鄉(xiang) 等方式,對全市思政教師開展了37期集中培訓,實現了全覆蓋。
同時,在全市8名名校長、10名名教師、34名學科帶頭人、思政課骨幹教師中“優(you) 中選優(you) ”d,建立了思政教育市級培訓專(zhuan) 家庫。為(wei) 精準補充思政教師緊缺實際,自2017年起廣東(dong) 省實施大學生思政教育“校地共建”項目,廣東(dong) 省13所高校已累計選派1931名畢業(ye) 生到林芝市60多所學校支教。援藏教師與(yu) 本地教師廣泛結對,形成了互相學習(xi) 交流、互相幫助成長的良好氛圍。與(yu) 此同時,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累計聘請校外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114名,邀請“五老人員”80餘(yu) 名,常態化開展專(zhuan) 題講座、現身說法、參觀學習(xi) 等活動。教育部門統籌抓好“三人”專(zhuan) 題教育、“三個(ge) 意識”專(zhuan) 題教育,常態化開展“強國複興(xing) 有我”“小小石榴籽·殷殷中華情”“愛國愛黨(dang) 愛核心·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等係列活動,累計參與(yu) 人數達4.8萬(wan) 餘(yu) 人次。
聚焦文化浸潤,思政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立足全市教育發展實際,林芝市持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累計創建自治區級文明校園12所。同時,充分發揮波密“紅樓”、易貢“將軍(jun) 樓”、察隅“英雄坡”、米林“紅色小牧屋”等一批紅色基地作用,大力發揚紅色傳(chuan) 統、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血脈。
此外,積極開設社會(hui) 實踐特色課程,形成了一批以工布地區鍋莊舞為(wei) 核心的“大課間”特色廣播操。高度注重青少年體(ti) 質健康監測,嚴(yan) 格落實陽光體(ti) 育1小時要求,每年堅持開展中學生運動會(hui) ,持續改善學生體(ti) 質。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還不斷創新課後服務形式,開設了涵蓋體(ti) 育、科技、書(shu) 畫、音樂(le) 等在內(nei) 的11類課程58個(ge) 班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