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千萬工程”的堆龍實踐樣板

發布時間: 2024-04-18 15:40:00 來源: 西藏日報


堆龍德慶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王亞(ya) 娟(中)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關(guan) 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入戶調研。


位於(yu) 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加入村的蔬菜大棚。


幫普村村民進行積分兌(dui) 換。


幹淨整潔的乃瓊街道波瑪村易地搬遷點。

  穀雨時節,堆龍河畔草木吐綠、萬(wan) 物複蘇、生機盎然。一批批富民特色產(chan) 業(ye) 拔節成長,一個(ge) 個(ge) 和美鄉(xiang) 村串珠成鏈……一幅農(nong) 業(ye) 更強、農(nong) 村更美、農(nong) 民更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好畫卷正在堆龍德慶區徐徐鋪展。

  近年來,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深入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即“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經驗,堅持“塑形”與(yu) “鑄魂”並舉(ju) ,因地製宜、因村施策,不斷探索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徑,繪就了從(cong) 美麗(li) 生態到美麗(li) 經濟再到美好生活的美麗(li) 畫卷,打造了“千萬(wan) 工程”的堆龍實踐樣板。

  黨(dang) 建引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色足”

  在打造“千萬(wan) 工程”堆龍樣板過程中,堆龍德慶區始終堅持黨(dang) 的建設與(yu) “千萬(wan) 工程”一體(ti) 推進,把鞏固黨(dang) 的執政基礎作為(wei) 根本指向、把發揮黨(dang) 的組織優(you) 勢作為(wei) 關(guan) 鍵抓手、把提高黨(dang) 組織戰鬥力作為(wei) 重要保障、把鍛造過硬骨幹隊伍作為(wei) 力量支撐,走出了一條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路子。

  在具體(ti) 工作中,堆龍德慶區堅持“黨(dang) 建領航·鄉(xiang) 村騰飛”為(wei) 黨(dang) 建品牌建設,製定《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健全完善財政優(you) 先保障、金融重點保障、用地先行保障、改革支撐保障,凝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各項工作強大合力;落實“四下基層”、深入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大接訪辦實事”活動,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關(guan) 政策進村入戶;堅持以黨(dang) 建凝聚力量,深化“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成效,以“誌智雙扶”、產(chan) 業(ye) 發展、穩崗就業(ye) 、搬遷扶持等工作為(wei) 抓手,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以黨(dang) 建促發展,深入實施“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基礎設施提能擴麵、鄉(xiang) 風文明治理等專(zhuan) 項行動,切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隻有“一把手”帶頭抓,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才能保持持久動力。著眼壓緊壓實“一把手”責任,堆龍德慶區馬鎮堅持將黨(dang) 支部建在網格上,把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納入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述職評議考核,結合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領導幹部下基層大接訪辦實事”活動,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站在群眾(zhong) 中間,解決(jue) 群眾(zhong) 難題,激活農(nong) 村黨(dang) 建工作“末梢神經”。

  馬鎮是堆龍德慶區健全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體(ti) 係、將黨(dang) 建引領有效治理與(yu) 網格覆蓋有形治理進行深度融合的典型示範。近年來,堆龍德慶區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將轄區5540名黨(dang) 員在178個(ge) 網格單元內(nei) 包片包戶包人聯係服務轄區群眾(zhong) ,將所有村(居)和群眾(zhong) 精準識別為(wei) 示範村、達標村、薄弱村和示範戶、激勵戶、引導戶,堅持分類施策、精準管理;將涉及13類57項公共服務職能下沉到村一級便民服務中心,推行村級便民服務代跑代辦製度,進一步提升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功能,實現“群眾(zhong) 有事村裏辦”。

  黨(dang) 建聯建是黨(dang) 建引領先富帶後富、區域共同富的“關(guan) 鍵一招”。為(wei) 解決(jue) “上三鎮”(德慶鎮、馬鎮、古榮鎮)各村地理位置較差、資源匱乏、村集體(ti) 基礎較差、發展相對滯後、難以發展產(chan) 業(ye) 的問題,近年來,堆龍德慶區按照“地域相鄰、產(chan) 業(ye) 相近、優(you) 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強弱村(居)結成共建對子、發展異地經濟、龍頭企業(ye) 帶動、以強帶弱、以富帶窮、抱團發展等方式,實現資源和優(you) 勢互補互利,帶動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

  堆龍德慶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王亞(ya) 娟說:“‘千萬(wan) 工程’源於(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深厚農(nong) 民情結和真摯為(wei) 民情懷。為(wei) 此,堆龍德慶區以壓實黨(dang) 建責任推動‘千萬(wan) 工程’落實落地,充分釋放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群眾(zhong) 優(you) 勢,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形成黨(dang) 的建設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良性互動的生動局麵。”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嚴(yan) 格落實“四個(ge) 不摘”要求,嚴(yan) 格執行《堆龍德慶區關(guan) 於(yu) 構建防返貧致貧預警機製實施辦法》,健全完善工作機製、監測對象範圍、監測程序,強化監測預警響應,加強對易返貧致貧人口的常態化監測和幫扶,築牢防返貧製度保障。

  2023年,堆龍德慶區整合涉農(nong) 資金3.14億(yi) 元,實施項目13個(ge) ,總支出率達95%。2024年,堆龍德慶區整合中央、自治區、拉薩市和本級涉農(nong) 資金25385.52萬(wan) 元,實施生產(chan) 發展、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鞏固提升人居環境等項目19個(ge) 。第一季度,堆龍德慶區支出資金6618.11萬(wan) 元,總支出率26.45%。

  產(chan) 業(ye) 賦能,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速跑”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前提,“千萬(wan) 工程”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以產(chan) 業(ye) 為(wei) 基礎。堆龍德慶區聚焦區位、基礎、資源等比較優(you) 勢,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培育壯大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初步構建起了以淨土健康、文化旅遊、綠色工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等為(wei) 主的特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放大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品牌”效應,蹚出富民之路,夯實強村之本。

  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就是要聚力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打造競爭(zheng) 力強的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實施“一鄉(xiang) 一品”,打造特色區域品牌,將古榮設施農(nong) 業(ye) 園定位為(wei) 有機蔬菜瓜果花卉種植基地、馬鎮設施農(nong) 業(ye) 園定位為(wei) 食用菌種植基地、德慶設施農(nong) 業(ye) 園定位為(wei) 藏紅花種植基地,創新“公司+基地+產(chan) 業(ye) 工人”自主經營模式和“公司+基地+種植大戶”合作經營模式,實現農(nong) 牧民增收、農(nong) 牧業(ye) 增效。2023年,堆龍德慶區土地流轉收入累計2289.01萬(wan) 元,集體(ti) 經濟分紅收入累計1.29億(yi) 元,轉移就業(ye) 工資收入1.15億(yi) 元,形成了企業(ye) 、村民、市場和社會(hui) 共贏的良好格局。

  措麥村位於(yu) 109國道沿線,距離拉薩主城區45公裏,交通便利,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齊全。近年來,堆龍德慶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以措麥村為(wei) 試點,依托措麥藏戲、措麥寺等自然人文景觀,充分利用貝殼企業(ye) 在居住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實現了對措麥村古村落的保護與(yu) 打造,積極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發展庭院經濟,把閑置“方寸地”建成致富“聚寶盆”。

  在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的過程中,堆龍德慶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通過設置不同體(ti) 驗風格的庭院經濟模式,牽頭建設了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鄉(xiang) 村旅遊民宿和藏戲傳(chuan) 承基地,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吸引更多遊客體(ti) 驗牧區生活,助力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同時,大力支持措麥村重點發展犛牛養(yang) 殖繁育基地、聯戶增收磚廠、殘疾人家具廠、糧食加工廠、“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5個(ge) 實體(ti) 經濟,並提供就業(ye) 崗位,每年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創收100餘(yu) 萬(wan) 元。

  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既要立足特色資源,又要找到合適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堆龍德慶區德慶鎮邱桑村是藏醫鼻祖宇妥·雲(yun) 丹貢布出生地,有遠近聞名的邱桑溫泉。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邱桑村進一步挖掘“藥王故裏”文化內(nei) 涵,做強“藥王故裏”文化品牌,積極開發“農(nong) 家樂(le) ”、生態休閑、民俗文化體(ti) 驗等旅遊項目,通過抱團發展,帶動農(nong) 產(chan) 品開發銷售、農(nong) 業(ye) 觀光、文化體(ti) 驗、鎮域小城鎮發展等經濟新業(ye) 態,輻射增加村集體(ti) 資源開發收入和鎮域服務經營收入,以點帶麵做大做強旅遊業(ye) 。村容村貌日新月異、群眾(zhong) 生活蒸蒸日上,邱桑村走出了一條把美麗(li) 環境轉換成美麗(li) 經濟、以美麗(li) 鄉(xiang) 村反哺美麗(li) 生態的共同富裕之路,實現美麗(li) 生態、美麗(li) 經濟、美好生活協同共進。

  在此過程中,邱桑村村民紛紛改造或新建房屋,開起小商鋪、民宿,讓農(nong) 村山水風光變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村民們(men) 也通過努力實現“一人富”帶動“大家富”,“富一點”連成“富一片”。

  “我在邱桑溫泉當管理員,主要負責客房管理工作,每月工資有4000多元。”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的村民布瓊樂(le) 嗬嗬地告訴記者,他對自己現在的工作十分滿意,不僅(jin) 能學到管理知識,還能就近照顧家裏。

  特色產(chan) 業(ye) “一子落”,富民強村“滿盤活”。針對合作社、基層經濟組織規模小、分布散、市場競爭(zheng) 力弱等現狀,2017年,堆龍德慶區將村集體(ti) 經濟相對較為(wei) 薄弱的古榮鎮那嘎村作為(wei) 試點,整合轄區6家合作社資源,成立那嘎莊園責任有限公司,按照合作社負責生產(chan) 加工、集體(ti) 公司負責運營銷售的合作模式,統一產(chan) 品品牌,提高合作社市場競爭(zheng) 力。截至2023年底,那嘎莊園責任有限公司累計收入520萬(wan) 元,純利潤達136萬(wan) 元,那嘎村合作社、村集體(ti) 經濟有了明顯發展。

  “下一步,那嘎莊園商貿有限公司將與(yu) 文化旅遊部門溝通,進一步梳理楚布溝的曆史文化旅遊資源,深入挖掘溝域內(nei) 豐(feng) 富多樣的潛在開發景點;與(yu)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合作,力爭(zheng) 用係統開發模式打造郊外經典旅遊線路,進一步增加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收入。”那嘎莊園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移風易俗,“小積分”兌(dui) 出群眾(zhong) 新風貌

  “我兌(dui) 換了一個(ge) 香皂,用積分兌(dui) 換生活用品真的是太好了。今後我還得加把勁,多參加村裏的活動、多攢點積分,爭(zheng) 取換更多的物品。”在羊達街道幫普村積分兌(dui) 換現場,村民尼瑪笑嗬嗬地說。

  琳琅滿目的“積分兌(dui) 換銀行”內(nei) ,“明碼標分”的食用油、洗衣液、紙巾、香皂等生活用品整整齊齊擺放在兌(dui) 換台上,村民們(men) 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轉習(xi) 慣,以習(xi) 慣化新風,鄉(xiang) 風文明、村民精神麵貌展新顏。

  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關(guan) 鍵是學深悟透“千萬(wan) 工程”經驗蘊含的理念方法。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涉及事情千頭萬(wan) 緒,與(yu) 群眾(zhong) 利益息息相關(guan) ,但怎樣有效凝聚大家共識,怎樣激發群眾(zhong) 共建家園的內(nei) 生動力?堆龍德慶區有自己的探索與(yu) 實踐。

  2023年以來,堆龍德慶區深入推進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研究製定《堆龍德慶區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實施方案》和《堆龍德慶區關(guan) 於(yu) 在鄉(xiang) 村治理中進一步推廣運用積分製的實施意見》,投入資金19.25萬(wan) 元,開發製作積分製微信小程序;探索推行“積分製+”管理模式,在充分考慮基層組織和群眾(zhong) 實際基礎上,因地製宜將該小程序劃分為(wei) 新風貌行動宣傳(chuan) 、積分商城等9個(ge) 程序模塊,對積分榜、紅黑榜、工作動態、群眾(zhong) 監督等工作實行線上管理,實現積分公開、透明運行;投入資金163萬(wan) 元,幫助幫普村、那嘎村等15個(ge) 村莊建設積分製辦公場所、搭建積分製兌(dui) 換平台、購買(mai) 相關(guan) 設備,推動積分製落實落地;將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積分製管理納入“走流程”重要內(nei) 容,通過領導幹部角色扮演、流程演練、細節講解等,全麵展現積分製管理全過程……堆龍德慶區以“積分製”方式,打出鄉(xiang) 村治理“組合拳”,實現了鄉(xiang) 村“顏值”與(yu) “氣質”相得益彰。

  隨著“積分製”推行,村民之間相互爭(zheng) 執少了,互幫互助多了,大家從(cong) 之前的“要我幹”變成“我要幹”,每個(ge) 村民都成了受益者。村民尼瑪深有體(ti) 會(hui) 地說:“‘積分兌(dui) 換銀行’讓村民的生活態度和習(xi) 慣發生巨大變化,大家兌(dui) 換的不僅(jin) 是積分,更兌(dui) 換出文明新風尚。”

  “以勞積分、以分換物”的積分兌(dui) 換製讓群眾(zhong) 有收獲感、歸屬感,把“村裏事”變成“家裏事”,將“任務命令”轉為(wei) “激勵引導”,讓“要我參與(yu) ”變成“我要參與(yu) ”,形成“沒有局外人、沒有旁觀者、沒有過路客”的治理格局,有效激發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內(nei) 生動力。自積分製建成運行以來,堆龍德慶區按照試點先行、梯次推進、全域覆蓋的工作步驟,對標對表,統籌推進,截至目前,積分兌(dui) 換製已全覆蓋。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積分兌(dui) 換”是堆龍德慶區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重視發揮農(nong) 牧民主體(ti) 作用,讓農(nong) 牧民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進而轉變農(nong) 牧民精神麵貌、樹立鄉(xiang) 村文明新風的生動體(ti) 現。如今,堆龍德慶區用小小積分,讓村民的文明行為(wei) 增“值”,而移風易俗,讓堆龍德慶區浸潤文明新風。

  鄉(xiang) 村扮靚,催生鄉(xiang) 村“蝶變”新畫卷

  幹淨整潔的農(nong) 村院落、寬闊平坦的鄉(xiang) 村道路、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豐(feng) 富多彩的宣傳(chuan) 彩繪牆……走進古榮鎮嘎衝(chong) 村,“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之意油然而生,一幅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畫卷盡收眼底。

  是什麽(me) 原因使嘎衝(chong) 村變得如此美麗(li) 呢?堆龍德慶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年,堆龍德慶區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從(cong) 農(nong) 村環境整治入手,全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切實提升村容村貌,營造清潔有序、健康宜居的生活環境,將政策落實到與(yu) 村民生產(chan)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方方麵麵。”

  這是堆龍德慶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建設和美鄉(xiang) 村的一個(ge) 縮影。

  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是“千萬(wan) 工程”的先手棋。近年來,堆龍德慶區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wei) 指引,從(cong) 廣大鄉(xiang) 村群眾(zhong) 可感可及的實事入手,深入實施“1+3+N”工程建設,全域分級推進“美麗(li) 堆龍”+“美麗(li) 縣城、美麗(li) 城鎮、美麗(li) 鄉(xiang) 村”+“美麗(li) 河湖、美麗(li) 景區、美麗(li) 田園”等創建活動,打造了一批彰顯堆龍風光的和美鄉(xiang) 村。如今,走在堆龍德慶區的鄉(xiang) 村裏,路平燈明、水清塘淨、村潔屋美,一步一景、處處是景。

  鄉(xiang) 村建設是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為(wei) 此,堆龍德慶區按照“示範村提品質、中間村補短板、薄弱村換新貌”思路,通過給排水、照明、鄉(xiang) 村道路、垃圾處理、一體(ti) 化汙水處理等整治改造,有力推動了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提升鄉(xiang) 村建設水平,營造安居樂(le) 業(ye) 的良好環境,讓村民群眾(zhong) 有充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以來,堆龍德慶區統籌整合各級資金9.6億(yi) 元實施人居環境整治項目26個(ge) ,實現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完成“廁所革命”11178戶,兌(dui) 現獎補資金1045.8萬(wan) 元,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堅持以人畜分離、集中圈養(yang) 、科學飼養(yang) 、培育產(chan) 業(ye) 為(wei) 目標,完成791戶人畜分離目標任務。今年,堆龍德慶區將再完成225戶人畜分離目標任務,戶用衛生廁所達到全覆蓋。

  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改善,常態化的維護也成了必要。但是怎樣維持下去呢?“要維護好村莊的生態環境,還是要靠全體(ti) 村民的力量。”王亞(ya) 娟表示。

  堆龍德慶區靈活運用“積分兌(dui) 換銀行”激發村民自主積極性,並緊扣“定網格、定崗位、定人員、定責任、定目標”,建立鎮、村、組、戶四級網格管理體(ti) 係,以保潔員、護路員、護林員、公益崗人員、河道保潔員等“五大員”為(wei) 主要力量的衛生清潔隊伍,按鄉(xiang) 村道路、聯戶區域,切段劃區,明確邊界,量化工作。各村每周固定一天為(wei) 村莊清潔行動日,牽住人居環境常態化整治“牛鼻子”。通過實施有效管理,推動農(nong) 村人居環境實現由“短期清髒”向“長期清潔”轉變,由“一時美”向“持續美”轉變,由“一片美”向“全域美”轉變。

  自“積分製”實行以來,鄉(xiang) 村治理成效顯著。先後評選出首屆文明家庭14戶、文明村鎮9個(ge) 、文明單位3個(ge) 、道德模範10名,10人當選區市級道德模範及提名獎,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在堆龍,一幅幅村美人和共富的新畫卷在希望的田野上盡情鋪展。未來,堆龍將持續用好用活“千萬(wan) 工程”金鑰匙,統籌推進人才、生態、文化、產(chan) 業(ye) 、組織振興(xing) ,以“千萬(wan) 工程”之筆,踔厲奮發描繪人居環境整治壯美畫卷,為(wei) 推動“千萬(wan) 工程”堆龍樣板提“質”增“顏”。

  圖片均由 堆龍德慶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 提供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