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是吉隆口岸邊民互市貿易市場複通運營一周年。一年來,吉隆口岸互市貿易日趨活躍,海關(guan) 備案邊民500餘(yu) 人、商鋪31家,商品種類日益豐(feng) 富,已完成尼泊爾30多種商品準入,貿易額達6187萬(wan) 元,創曆史新高,為(wei) 邊境地區興(xing) 邊富民增添了新的活力。
記者走進吉隆邊貿市場申報大廳,來自周邊村落的邊民們(men) 正排隊為(wei) 進口貨物辦理通關(guan) 手續。大廳外,一輛輛裝滿貨物的尼泊爾籍貨車正有序通過各道卡口。為(wei) 了推動邊民互市貿易高質量發展,拉薩海關(guan) 所屬吉隆海關(guan) 創新使用“人臉申報”模式,實現邊民申報便利化、申報體(ti) 驗優(you) 質化。
吉隆海關(guan) 監管二科科長王東(dong) 華介紹,吉隆海關(guan) 把智慧海關(guan) 建設充分運用到邊民互市貿易發展中,推行“天路e點通”項目,在監管現場引入智能卡口、智能關(guan) 鎖等功能,創新“秒閃通”“智慧鷹眼”監管模式,實現海關(guan) 監管智能化、流程可視化、通關(guan) 高效化。
“下一步,我們(men) 將以‘三個(ge) 高地’建設為(wei) 抓手,繼續支持吉隆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培育鼓勵邊貿落地加工業(ye) 發展,積極推動吉隆口岸從(cong) ‘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吉隆海關(guan) 關(guan) 長謝強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