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縣尼瑪鄉(xiang) 銅龍村一角。
過去,在藏北牧民家裏,一個(ge) 長長的牛糞爐子擺在客廳正中,提供著一年四季的能源和熱量。燒開水、煮牛肉、熱飯菜……火爐就是灶台;放藏床、擺桌櫃,也是圍著火爐進行陳設。吃住都在火爐邊。自從(cong) 用上光伏供暖後,臥室取暖問題得到解決(jue) ,家裏吃住就分開了,牧民的生活出現了從(cong) 圍爐而居到圍暖氣片而睡的新變化——這是記者在聶榮縣尼瑪鄉(xiang) 銅龍村采訪時看到的牧民群眾(zhong) 家居布局、生活習(xi) 慣出現的可喜場景。
聶榮縣平均海拔4700多米,氣候寒冷幹燥,全年無絕對無霜期,牧民群眾(zhong) 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一年四季基本是靠燒牛糞取暖、燒飯。
為(wei) 充分發揮聶榮縣光伏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減少牧民生活中的碳排放,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綠色循環發展,2023年,國家能源集團援藏工作組啟動了“零碳”美麗(li) 鄉(xiang) 村試點建設項目,主要利用住戶的屋頂實施光伏發電,配置化學儲(chu) 能和戶間配電,形成“光伏+儲(chu) 能”模式,實現牧民群眾(zhong) 更高效率的電力“自發自用+供暖”,增加村居清潔能源供應,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改善人居環境,開創了綠色鄉(xiang) 村社區建設的新路子。
走進銅龍村,一排排房屋整齊明亮,家家戶戶的房頂都分布著光伏太陽板,頗具現代氣息。有的家門口停放著汽車,有的停放著電動車,一根根電線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生活的電力能源。
“零碳”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有哪些做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銅龍村主要采取“光伏+村集體(ti) 經濟+特色旅遊”的方式,讓村裏群眾(zhong) 用上了清潔能源,發展了特色產(chan) 業(ye) ,實現了綠色發展,過上了安居樂(le) 業(ye) 的幸福生活。
通過戶用光伏解決(jue) 牧戶家庭用電,有效節省了電費和燃料費用,改善了高原人居環境。利用銅龍村40戶牧戶的屋頂實施戶用光伏發電,配置化學儲(chu) 能,每天可輸出2000多度清潔電,基本滿足牧戶日常生活、取暖用電需求,實現牧民群眾(zhong) 電力“自發自用”+“供熱供暖”運行,解決(jue) 了村居清潔能源供應問題。以前冬季取暖,一戶牧民一個(ge) 冬天要燒掉18垛牛糞,睡覺隻能一家人圍著牛糞爐子,現在通過光伏電取暖,可以各自回到房間睡覺,家裏也幹淨整潔多了。
打造特色村集體(ti) 經濟,促進村集體(ti) 經濟綠色循環發展。“零碳”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充分發揮銅龍村周邊地熱資源豐(feng) 富的優(you) 勢,依托其靠近那曲市區的獨特地理位置,完善文旅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溫泉旅遊康養(yang) 基地,解決(jue) 了銅龍村牧民就業(ye) 和收入問題,拉動地區經濟發展。銅龍村玉澤溫泉是那曲市首個(ge) 獲批的自治區級旅遊康養(yang) 示範基地,2023年銅龍村溫泉旅遊產(chan) 業(ye) 收入402萬(wan) 元,光伏發電每年可為(wei) 旅遊產(chan) 業(ye) 發電70餘(yu) 萬(wan) 度,節省運營電費30餘(yu) 萬(wan) 元。
深化拓展“光伏+旅遊”,有效促進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隨著銅龍村村集體(ti) 經濟的發展壯大,溫泉旅遊產(chan) 業(ye) 解決(jue) 了當地16名大學生就業(ye) ,間接帶動100戶471人就業(ye) 。2023年底村集體(ti) 經濟為(wei) 當地牧戶分紅65萬(wan) 元。
聶榮縣委副書(shu) 記、國家能源集團援藏工作組組長白明介紹,今年,國家能源集團將繼續實施“零碳”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項目,在已完成投資300萬(wan) 元居民屋頂光伏的基礎上,繼續投資近700萬(wan) 元建設地熱文旅項目及配套供電光伏,該項目總投資近千萬(wan) 元。項目建成後將實現牧民群眾(zhong) 電力“自發自用+供暖+助力地熱文旅產(chan) 業(ye) ”的運行模式,牧民群眾(zhong) 可在家門口就業(ye) ,清潔能源供電增強地熱文旅產(chan) 業(ye) 盈利能力,開創綠色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典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