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他,熱心公益11年 用行動播撒環保的“種子”

發布時間: 2024-05-14 13:54:00 來源: 西藏日報

  不是拾荒者,也不是環衛工,但白瑪加措卻經常深入地勢險峻、空氣稀薄的地方連續十幾個(ge) 小時清理垃圾。一個(ge) 塑料袋、一個(ge) 礦泉水瓶,隻要看到地上有垃圾,他就要撿起來。

  拉薩、山南、林芝、那曲……白瑪加措的腳步走過了許多地方,並組建“清理垃圾行動”團隊,團隊的誌願者中甚至還有70歲左右的老爺爺老奶奶。他說,想用行動播撒環保的“種子”,提高全民生態環境意識。

  書(shu) 本改變了他的生活

  他想為(wei) 環保事業(ye) 貢獻一份力量

  白瑪加措出生於(yu)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今年41歲。但他不求報酬投身於(yu) 誌願者服務,堅持深入西藏各個(ge) 地區清理垃圾,已經11年了。

  白瑪加措是家中的老大,年幼時幫家中放牧,後來找到一份做藏香的工作,生活平淡且穩定。工作之餘(yu) ,白瑪加措總是手捧書(shu) 本,徜徉在文字的海洋。書(shu) 本豐(feng) 富了白瑪加措的生活,也改變了他的生活。

  “我偶然間翻閱到一本書(shu) 籍,書(shu) 上說了大量垃圾破壞大自然的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擔憂。我回憶起小時候泛著草香的牧場,想念家鄉(xiang) 清澈的小溪,不想如此優(you) 美的環境遭受破壞。此後,我越來越關(guan) 注環保,逐漸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為(wei) 環保事業(ye) 貢獻微薄力量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 。”白瑪加措說。

  怎麽(me) 樣才能讓家鄉(xiang) 更潔淨?怎麽(me) 樣讓環境更美好?……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白瑪加措的心頭,卻一直沒有找到答案。白瑪加措決(jue) 定從(cong) 我做起、從(cong) 最簡單的事情做起,於(yu) 是他拿起簡易工具,開始了清理垃圾的公益事業(ye) 。

  和身邊的人相互影響

  組建了“清理垃圾行動”團隊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獨特的地質地貌造就了許多讓人驚歎的自然風光。隨著西藏旅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帶著美好期望來到西藏旅遊。但是,遊客增多有時也會(hui) 導致垃圾留在景區,影響到了景區環境和遊客的心情。

  2013年起,白瑪加措到過很多景區。當然,他的目的不是旅遊,而是當環保誌願者、投身公益活動,幫助工作人員清理垃圾。“如果不將看到的垃圾清理幹淨,我會(hui) 一直想著這件事,總感覺心裏被什麽(me) 東(dong) 西堵著一樣。”

  一開始,白瑪加措隻是將地上的垃圾扔進垃圾桶。但隨著對垃圾分類和垃圾對環境汙染的了解,他知道,有些垃圾很多年都不能分解,必須經過嚴(yan) 格的分類,將無法處理的垃圾送到處理廠才行。將垃圾扔進垃圾桶的行為(wei) 對於(yu) 保護環境來說,也隻是“治標不治本”。

  於(yu) 是,普通的“撿”垃圾行為(wei) 開始變成垃圾分類和垃圾再利用。比如:塑料瓶需要送到處理廠;油漆桶是有害垃圾,但洗淨後可以送給農(nong) 牧民給牛羊喂水;廢舊衣服經過清洗消毒後可以送給有需要的人。

  拉薩、山南、林芝、那曲……白瑪加措的腳步走遍了許多地方,同時,白瑪加措的行動也影響了許多人,組建“清理垃圾行動”團隊。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們(men) 5個(ge) 誌願者商量,決(jue) 定開車去岡(gang) 仁波齊清理垃圾,帶著幹糧和帳篷在那裏待了19天。中途遇上下雨,路滑,一個(ge) 朋友的腳磨破滲出了血,但是他還是堅持和我們(men) 一起將垃圾清理完才下山。”白瑪加措說道,“有人覺得是我影響了他們(men) 。其實,他們(men) 同樣也影響了我。若不是身邊的人都這樣無私,我也不能堅持這麽(me) 久。”

  想通過自己的行動

  喚醒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

  2015年,白瑪加措加入了美麗(li) 公約組織,身邊誌同道合的人多了起來。大家湊油費、買(mai) 工具、協調活動時間。雖然大家是一群普通的人,收入微薄,卻依然願意自費做公益。

  當記者問起沒有收入該如何維持生活時,白瑪加措靦腆地表示,自己幾乎沒有什麽(me) 消費,穿的是以前的舊衣服。若實在沒錢,就去工地打零工賺點錢。因為(wei) 租住的地方沒有廚房,糌粑就是白瑪加措經常吃的東(dong) 西。偶爾他也會(hui) 去朋友家煮麵條,或去茶館。白瑪加措告訴記者,有一次去茶館時,一旁的市民認出了他,兩(liang) 人熱情攀談後,市民笑著向白瑪加措保證絕不亂(luan) 扔垃圾。“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說到這件事時,白瑪加措臉上的笑容陽光又治愈。

  白瑪加措每次做公益時都有不少人參與(yu) 。誌願者中甚至還有70歲左右的老爺爺老奶奶,他們(men) 不圖報酬、不怕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也一直感動著白瑪加措。

  白瑪加措告訴記者,剛開始撿垃圾時,家人十分反對,認為(wei) 長時間接觸垃圾會(hui) 生病,並且這個(ge) 行為(wei) 也並不體(ti) 麵,沒有賣藏香輕鬆,還不賺錢。但是,漸漸地,家人了解到他撿垃圾的意義(yi) ,所以選擇了默默支持。“他們(men) 雖然沒有嘴上說支持我,但是有時候我沒錢了,他們(men) 還是會(hui) 給我拿錢。”據了解,白瑪加措有時候還會(hui) 帶自己兩(liang) 個(ge) 孩子去撿垃圾。孩子們(men) 年齡小,也許對於(yu) 父親(qin) 做的事不能完全理解,但他們(men) 卻十分樂(le) 意陪著父親(qin) 幹“體(ti) 力活”,愛環保、愛公益的“種子”正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白瑪加措表示,做這些事就是喚醒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至於(yu) 亂(luan) 扔垃圾的人,隻是少部分,希望用行動感化他們(men) 。在采訪結束後,這位十幾年如一日的公益踐行者急忙開著裝垃圾的小貨車去年審了。

  每個(ge) 人都有自己別樣的光影和人生,白瑪加措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傾(qing) 注在了公益環保的事業(ye) 中。就像他說的那樣,要用行動播撒環保的“種子”,提高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