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帶領群眾發展現代化畜牧業:唱響草原致富“新牧歌”

發布時間: 2024-05-22 08:57:00 來源: 西藏日報

  平均海拔4700米的那曲市聶榮縣位於(yu) 藏北南羌塘高原太湖盆區,是一個(ge) 純牧業(ye) 縣。在聶榮縣域內(nei) ,沿著縱橫交錯的硬化路行進,目光所及皆是連綿不斷的草原,未曾見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每家每戶門前整齊堆砌如牆的牛糞,造就了獨特的純牧區景觀。

  “1376”“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我參與(yu) ,那曲奮進我自豪”……在聶榮縣色慶鄉(xiang) ,牧民群眾(zhong) 用牛糞堆雕飾的文字和圖案讓記者駐足停留。

  “‘1376’這四個(ge) 數字在藏族文化中象征著好的寓意;‘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我參與(yu) ,那曲奮進我自豪’表明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了顯著成效,為(wei) 牧民群眾(zhong) 的幸福生活帶來了新希望,激發了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熱情與(yu) 力量……以前牛糞堆的價(jia) 值隻是用於(yu) 牧民的生產(chan) 生活中,但如今的牛糞堆是新時代的產(chan) 物、衍生出又一功能——通過裝飾承載牧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願。”色慶鄉(xiang) 鄉(xiang) 長阿旦介紹說。

  色慶鄉(xiang) 作為(wei) 聶榮縣第一人口大鄉(xiang) ,傳(chuan) 統的畜牧業(ye) 曾是色慶鄉(xiang) 群眾(zhong) 唯一的收入來源。但傳(chuan) 統畜牧業(ye) 以家庭小作坊為(wei) 主,畜產(chan) 品產(chan) 量低,加之人口居住分散、銷售渠道窄,貧窮成為(wei) 色慶鄉(xiang) 的代名詞。

  為(wei) 了改變群眾(zhong) 的生活,2017年,色慶鄉(xiang) 申請資金500萬(wan) 元,舉(ju) 全鄉(xiang) 之力建成聶榮縣色慶鄉(xiang) 雜瑪多種經營合作社,成立之初隻有牛167頭、羊117隻。近年來,在各級財政資金的扶持、幹部群眾(zhong) 的艱苦奮鬥下,合作社帶領群眾(zhong) 闖出致富新路子。

  “如今的合作社已成為(wei) 擁有1602頭牲畜、50餘(yu) 台生產(chan) 機器、4個(ge) 銷售點、能生產(chan) 10餘(yu) 種高原特色畜產(chan) 品的示範合作社,目前總收入達到2880.78萬(wan) 元,直接和間接帶動1718人實現增收。”阿旦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

  “開飯了、開飯了……”在合作社牛舍裏,工作人員江村伍司邊吆喝邊投喂牛飼草料。

  工作間隙,麵對記者的提問,江村伍司打開了話匣子。

  “以前一家人的生計靠家裏養(yang) 的10頭牛。2016年被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國家的扶持讓我們(men) 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貧困戶’的標簽始終讓我抬不起頭。在合作社工作,我靠自己的勞動,走上了脫貧致富路。”江村伍司如是說。

  通過合作社的培訓,江村伍司和妻子不僅(jin) 掌握了科學的養(yang) 殖技術與(yu) 現代化的畜產(chan) 品加工技能,而且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家裏的10頭牲畜由合作社代為(wei) 養(yang) 殖,每年年底都會(hui) 有分紅。

  家裏經濟條件改善了,江村伍司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學習(xi) 也更加努力了,女兒(er) 現就讀於(yu) 那曲市高級中學,兒(er) 子就讀於(yu) 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

  “生逢好時代,好政策帶來了好生活”。江村伍司感歎道。

  如今,在聶榮縣整齊堆砌如牆的牛糞,正是這片熱土欣欣向榮、牧民群眾(zhong) 熱愛生活的真實寫(xie) 照。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